沿海自卸船。
通讯员 龚迎斌 报道
深秋季节,是收获硕果和播种梦想的季节。
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大气磅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指明了方向,也成为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担当创新发展排头兵的行动指南。
公司坐落于风景秀美的洞庭湖畔,位于沅江市船舶产业园内,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域条件,便携的水陆交通。
金航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钢质船舶、铝质船舶、复合材料游艇、客船及水工机械设计、制造的现代造船企业。当你走进公司大厅,就会看见一艘巨艇傲然挺立,作为造船企业新星,金航船舶如同这大船一样,乘风破浪正当时。
沿海港航管理艇。
大海扬帆 “金航制造”砥砺前行
金航公司拥有沿海及内河各类钢质船舶的一级生产资质,铝质船舶的二级生产资质,丙级船舶设计资质。公司可生产12000吨以下各类散货船、自卸运输船、集装箱船和3000KW以下远洋或近海拖轮、大中型工程船、起重船、豪华游船等。
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齐全的生产设备,先进的制造工艺,已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及国家船检部门相关单位其他各项资质认证。
公司现有职工35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8人,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有技术等级的熟练工人320多人。公司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拥有深水岸线1200米,室内船台2座,室外船台5座,材料加工中心1座,舾装码头1座;拥有各类设计、加工、制造、检测等专用设备300多台(套),包括数控等离子及火焰切割机、多台埋弧自动焊机、CO2焊机、50t龙门吊、30t行车、20行车、10t行车、100吨汽车吊、50吨轮胎吊、400t油压机、250t油压机、160t万能滚板机、160t肋骨冷弯机、三芯辊板机等主要设备,目前已形成年产船舶10万载重吨的生产能力。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公务船、工程船、特种作业船、自卸砂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趸船等,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船舶及产品已广泛获得了中国船级社及中国船检的充分认可。公司已列入湖南制造强省建设重点项目(第二批)单位、湖南“十三五”船舶发展规划重点扶持企业、沅江市新型工业化单位,长江干线非标准船舶拆解改造定点单位。
公司于2014年入园以来,发展势头强劲, 2015年实现工业产值1.29亿元,2016年实现工业产值1.68亿元,2017上半年实现产值9000多万元,全年预计可实现工业产值2亿元。近年来,金航船舶累计销售各式船舶90多艘、13万载重吨,产品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公司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利税增长23%以上,跻身当地税利位居非公有制企业中前列;吸纳青年就业人员300多人。
LNG加注泵船。
创新“核引擎” 现代造船模式硕果累累
公司根据船舶市场供求形势,从优化船舶产品结构方面入手,结合公司发展的具体情况,着力发展以LNG加注趸船、LNG动力运输船为主的绿色新能源船舶;以复合高性能公务船、旅游船为主的复合新材料船舶。公司通过不断的发展与进步,逐步形成企业自身产品结构优势、质量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等。
技术创新上,金航积极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及嘉兴金航船舶设计有限公司、台州理工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等甲级船舶设计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做大做强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促进自主创新,加大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深入开展现代造船模式的尝试,以提高公司产品品质和效益为中心,改变原单艘作坊式生产模式,进一步实现模块化、标准化、批量化造船。同时,企业将充分利用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水域优势及丰富的码头岸线资源,建立参照汽车“4S”店模式的展销中心及船艇体验、休闲、观光、旅游中心,打造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厂区,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增加与客户的互动,接受客户的预定、预约、处理客户售后服务、维修保养等全方位的问题,积极开发与拓展船舶租赁与旅游服务,使企业从单一制造型企业向综合服务型企业转变。
沿海自卸船。
聚焦新业态 启航“新方向”
2017年是金航公司发展关键的一年。
金航严格按照《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指示精神,从实际出发,充分抓住市场发展机遇,把握市场方向,大力推进厂房基础建设、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船舶产品,使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并成为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企业。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建设船舶研发制造自动化流水线,计划投入资金2.8亿元,目前第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第二期规划投资1.72亿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8000平方米,建设舾装码头一座,建设标准化模块化船舶自动化流水线厂房16000平方米,包括喷丸、涂装一体化车间5000平方米。
公司以“打造绿色低碳造船基地”为目标,科学规划、统筹建设船舶制造基地。公司立足于在建设现代化造船模式上下功夫,改造传统工艺流程,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从原料进入,到自动除锈、到分段制作、到涂层保护、到组装调试,直至检测下水,均采取一条龙衔接无间断的工艺流水作业,使企业造船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通过产品结构与经营模式的调整,加快公司规划项目的建设,加速装备技术水平升级,公司将力争实现年增长率在20%以上,至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确保公司经营管理各项指标达到可持续发展需要。
来源:红网益阳站
作者:龚迎斌
编辑:罗玉林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79/2017/1117/3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