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通湖区千山红镇:600亩旱地改造水田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111.marked.jpg

两台大型挖掘机正高效开展土壤清理与平整作业。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5日益阳讯(通讯员 张涛 罗显娇 陈佳强)11月24日,大通湖区千山红镇桥北社区原葡萄酒厂地块上,两台大型挖掘机正高效开展土壤清理与平整作业,施工人员同步拆解搬运地块内的吊瓜子架、葡萄架,标志着该社区600亩旱地改造水田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昔日零散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块即将转型为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

土地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耕地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桥北社区原葡萄酒厂部分区域此前长期用于搭建吊瓜子架、葡萄架种植经济作物,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该镇结合乡村发展总体规划,决定对该地块进行集中整治提升,通过拆除附属设施、土地深度平整、完善水利配套等一系列举措,将其改造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水田,切实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我们调配2台大功率挖掘机,组织10余名施工人员分组协作,实行‘拆解—清杂—平整’同步推进模式,确保工序衔接无缝隙。”桥北社区负责人介绍,针对吊瓜子架搭建密集、拆除难度大的实际情况,施工团队精心制定“分区拆解、逐片清理、同步平整”施工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明确一周内完成全部架体拆除及前期场地平整任务,为后续土壤改良、水利设施建设和适时播种预留充足时间。

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吊瓜子架的钢管、铁丝等构件被有序拆解、分类堆放,挖掘机穿梭作业,对地块内的碎石、废弃建材及表层杂土进行深度清理,原本零散的地块逐渐变得平整开阔。“以前这片地没得到集中有效利用,现在改成水田种水稻,既规整又能多产粮食,我们老百姓打心底里支持!”居住在附近的社区居民李大爷望着忙碌的施工场景,满脸期盼。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600亩高标准水田预计每年可增产粮食60万斤以上,不仅能显著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增加粮食供给,还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今年以来,该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将土地平整改造作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扎实推动工作落地见效。镇政府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统筹国土、农业、社区等多方力量,科学制定土地平整和改造方案;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开展政策宣讲,逐户上门解读土地政策和发展规划,全力争取群众理解支持。截至目前,桥北社区已累计完成土地平整400余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规划引领,持续推进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千山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张涛 罗显娇 陈佳强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955/69/1545687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