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法院成功调处一起涉企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法院不仅促成被告企业当场履行付款义务,更推动原、被告双方主动撤回本诉与反诉,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以高效司法服务为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回溯案件源头,2024年10月,原告公司与被告公司签订《加工合同》,约定由原告为被告提供电路板加工服务。合同履行期间,原告依约完成加工工作,被告却未支付剩余加工费,原告遂向资阳区法院提起诉讼。被告收到开庭传票后,因对原告诉讼行为存在抵触情绪,双方矛盾迅速激化。同时,被告以“原告加工产品不符合质量约定、自身因原告违约遭受损失”为由,向法院提起反诉,案件陷入对抗僵局。
考虑到案件双方均为企业,纠纷处理结果直接关系企业生产经营与区域营商环境,承办法官受理案件后第一时间启动“涉企纠纷优先化解”机制。一方面,全面梳理案件材料,多次与双方企业负责人、法务人员沟通,精准锁定“产品质量争议”这一核心矛盾点;另一方面,为确保事实认定客观公正,承办法官团队主动前往产品存放地——常德市桃源县,组织双方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查验产品、核对质量标准,用“实地调查”打破信息壁垒,为调解奠定坚实基础。
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既从法律层面解读合同约定与违约责任,帮助双方理性评估诉讼风险;又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分析商业信誉维护、后续合作可能性等长远利益,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经过耐心疏导与反复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当场向原告支付剩余加工费,原告对被告因产品质量产生的合理顾虑予以理解,双方自愿撤回本诉与反诉,这场剑拔弩张的涉企纠纷得以圆满化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资阳区人民法院将持续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在涉企案件办理中严格落实“平等保护、依法办案”原则,深化“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机制。通过优化涉企纠纷审理流程、加强府院联动协作、精准提供司法服务等举措,切实减轻企业诉累、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以专业、高效、温暖的司法力量,为辖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建设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智慧与担当。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廖姗姗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954/91/1533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