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博物馆内“沉浸式”参观学习。
红网时刻新闻9月4日益阳讯(通讯员 熊秀 夏娃)今年暑假,桃江县博物馆以“人”为核心、“趣”为路径、“学”为目标,推出一系列创新文化实践活动,累计吸引近10万人次参与。通过多元角色参与、沉浸式体验与潜移默化的教育融合,不仅成功让本土楚越文化和竹乡瑰宝焕发新生,也为基层文博场馆突破传统局限、实现“破圈”传播与深度育人提供了崭新样本。
博物馆打破“单向输出”模式,广泛吸纳不同年龄、背景的群体共同参与文化传播。孩子们作为“小小讲解员”用纯真嗓音讲述文物故事,青年志愿者以时尚语态重构历史叙事,银发长者则用乡音乡情传承地域文化,形成跨代际、有温度的文化传承新生态。
依托“文化乐园”定位,博物馆推出多类沉浸式体验活动。“探秘博物馆”融趣味任务与文物知识于一体,“小小拓片师”“她视界”等项目持续拓展互动维度。借助轻量化视频、情境化设计,历史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实现了“让文物好玩、让历史可爱”的传播升级。
教育赋能方面,博物馆注重“润物无声”。例如“开学第一课”以萌趣插画解读青铜器生僻字,拉近青少年与文物之间的认知距离;“小小讲解员”培训与馆内探秘活动,则将专业内容转化为通俗体验,推动“学”于乐中得、“知”在趣中悟。
桃江县博物馆通过兼具创意、温度与格局的系列实践,不仅显著提升了场馆影响力与观众黏性,更跨越物理边界,使博物馆成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认同、喜爱、参与的文化家园与精神驿站,为区域性文博场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鉴之路。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熊秀 夏娃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943/96/1525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