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4日益阳讯(通讯员 肖楚轩)雨后初晴,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王家湖村新硬化的路面泛着湿润的光泽。村民刘洪兵骑着三轮车驶过这条崭新的水泥路,车斗里满载的稻谷稳稳当当。“以前这段路坑坑洼洼,全是荒草,下雨天根本不敢运粮食,现在走这条路到合作社运粮能省下十多分钟!”他笑着抹了把汗,笑声里透着久违的轻松,向着两公里外的合作社驶去。
这条刚通车的村道虽仅长190米、宽3.6米,却是连缀起二十余户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通道。以前,村民出行、务农全靠一条不足2米宽的土路,雨天泥泞陷车,晴天尘土满天。如今沿着新路不仅通勤时间平均节省15分钟,更打通了农产品出村的“最后一里路”。“可别小看这190米!”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范雪兵算了一笔账:以往绕行导致运输成本每车增加5元,现在每天往返六趟就能省下30元,一年下来仅合作社就能节约一万余元。
“咱们村今年上报的‘三件实事’,修路是全体村民摁手印集体同意的头等大事。”该村党支部书杨翠婷站在新修的路边向验收村民介绍道,村民代表大会上,“修路”被一致推选为首要民生需求,村“两委”随即对接镇里的惠民政策,短短一个月就完成了勘察、设计与施工。
作为大通湖区河坝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一村一年三件事”工作机制要求每个行政村(社区)每年聚焦民生、发展、党建领域各办成群众期盼的好事、实事、要事。王家湖村通过村民议事会收集诉求、民主投票确定拟办事项,并报镇党委研究、公示,截止目前,河坝镇全镇共完成实事21项。
夕阳西下,新路两侧的晚稻在微风中泛起金浪。村民服务中心的公示栏上,另外两项民生工程,维修路灯70盏、新建汽车充电桩2个——进度已完成80%。这条宽3.6米的民生之路,正延伸向更广阔的乡村振兴图景。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肖楚轩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943/68/15307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