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桃江县马迹塘镇庆丰收——稻浪糍粑话“丰年”

红网时刻新闻9月24日益阳讯(通讯员 李胜财 宋泽健 刘思源)金秋的细雨洒在桃江县马迹塘镇的稻田上,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在大白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和丰收的喜悦。

7.marked.jpg

丰收节文艺表演活动现场。

9月23日的马迹塘镇大塘坪村,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以“同唱丰收曲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八届农民丰收节在这里火热开场。

一大早,种粮大户和村民们便聚集在田间地头,观摩秸秆综合利用和打捆离田作业。丰收节现场,秸秆打捆演示吸引了众多目光。一台台农机在田间接力作业,将散落的秸秆压缩成整齐的方块,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

“过去这些秸秆只能就地焚烧,现在变废为宝,增加了收入又保护了环境。”马迹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建冬指着正在作业的农机说道,“这是我们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000.marked.jpg

种粮先进个人表彰。

颁奖仪式上,邓毕加等先进代表接过奖金,台下的乡亲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笑声。这些整日与土地为伴的人们,终于在这一天站到了聚光灯下,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

111111.marked.jpg

村民们围坐一起现场打糍粑。

打糍粑体验区围满了大人和孩子。几位壮劳力手持木槌,轮流捶打蒸熟的糯米,围观的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等待着品尝第一口新鲜糍粑。

“吃起来香甜,打起来可费力气嘞!”一位正在挥槌的农民边擦汗边笑道,“但这才是我们传统的丰收味道。”

22.marked.jpg

妇女们正在擂擂茶。

一旁的擂茶制作区飘来阵阵清香。妇女们熟练地将茶叶、花生、芝麻等原料放入钵中研磨,冲泡出一碗碗香气四溢的擂茶,递到参观者手中。

舞台前,民乐《万年欢》的旋律悠扬响起,舞蹈《金翅飞翔》演绎着丰收的喜悦。这些节目大多由当地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虽不及专业演员精湛,却充满了质朴的乡土气息。

农业知识问答环节吸引了众多农民参与。嘉宾的问题刚出,台下就举起一片手臂。“这个问题我知道!选B!”一位大叔洪亮的声音引来一阵欢笑。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农业技术和政策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微信图片_20250924102428_5174_2.marked.jpg

有奖种植知识竞答环节。

“种地不容易,但看着这满田的金黄,什么都值了!”优秀种粮大户何赛华摸着沉甸甸的稻穗,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一旁大塘坪村党支部书记杨岁丰介绍,今年风调雨顺,加上采用了新技术,亩产比去年增加了不少。“丰收意味着什么呀?不就是一年努力的最好回报嘛!”

马迹塘镇党委书记文有洪表示,该镇将以此次丰收节为契机,持续推进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合作社与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丰收节是‘节日搭台,经济、文化、旅游唱戏’,我们计划把丰收节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让本地乡村旅游品牌越来越响亮,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更多新动力。”

桃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卫红在现场表示:“我们要让农民成为丰收节的主角,不仅要让他们分享丰收的喜悦,更要为他们提供交流互鉴的平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深秋的细雨时停时歇,丰收节的活动渐渐接近尾声,但乡亲们的讨论依旧热烈。一位老农望着眼前金黄的稻田,感慨地说:“这满田的稻穗,多像阳光洒下来一样灿烂啊!”孩子们手里攥着刚打好的糍粑,嘴角还沾着芝麻粉,在田埂上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田野间——这真是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丰收节!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李胜财 宋泽健 刘思源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943/68/1530619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