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服专干走访园区企业。
5月初的深夜,湖南铠欣新材料科技厂区警报骤响——突发停水导致高温炉冷却系统濒临崩溃。拨通益阳高新区企业服务专线后,2小时内消防车与洒水车相继抵达,千万元设备转危为安。这是益阳高新区推行“24小时服务不打烊”机制以来处置的第100例紧急诉求,也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缩影。
从“被动接单”到“主动出击”
“从提交诉求到完成车间网络信号增容仅用1天,我们对专班服务十分满意。”今年3月,益阳科力远电池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对益阳高新区的“24小时服务不打烊”机制赞不绝口。为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及时解决,每个企业的诉求不仅派单至责任部门,还同步派单给企业专属项目联络员,实现双线并行追踪,直到诉求圆满解决,一时未解决的,后续持续跟进,定时回访了解。
据数据显示,该机制自运行以来,涉企诉求平均响应时间大大提高,较传统流程提速83%。通过建立13个部门17名联络员组成的“服务网格”,企业可经专人、专线等5种渠道“一键吹哨”,实现诉求“秒派单、小时达”。
要素保障打出“组合拳”
振宇智能机器的超限运输证审批案例,折射出服务模式的深层变革。今年2月,该企业因钢箱梁运输证延误面临违约风险。区企业服务中心立即启动“跨部门会诊”,协调赫山区交通局压缩审核流程,联动市政务中心开通“容缺受理”通道,最终将5天标准流程压缩至3天,保障重点工程如期推进。
针对企业共性需求,益阳高新区同步推出水电气联合服务专班,累计为金博股份等12家企业节约用能成本1800万元。这种“解决一个问题到破解一类问题”的服务理念,正形成“接哨—派哨—跟哨—销哨”的闭环管理制度,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22个监测点构筑“监督生态”
在铠欣新材料事件后续处理中,区企业服务中心与自来水公司持续对接,将铠欣新材料纳入“重点企业用水”的名单,缓解企业用水出现的突发状况。这种“治标更治本”的思维,源自22个营商环境监测点的常态化反馈机制。
目前,益阳高新区已将服务效能纳入部门绩效考核,设置“企业回访满意率”“问题复发率”等7项指标。数据显示,通过建立“首接负责+三级督办”制度,企业诉求办结率91.8%,重复诉求同比下降52%,企业综合满意度达98.9%。
从深夜消防车驰援到超限证件加急办理,实践印证益阳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随着“企业服务日”“链长代办制”等新举措持续推出,“24小时在线”的服务承诺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来源:益阳高新
编辑:岳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