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周立波先生创作《山乡巨变》的文学沃土——益阳清溪村,新时代的文学振兴故事正蓬勃续写。散落乡野的22家书屋,如同璀璨明珠,构筑起触手可及的全民阅读网络,点亮乡村文化星空。红网益阳站策划推出《去书屋里找答案》,邀您一同探寻这片土地跃动的文学风采,感受书香浸润下的山乡新韵。
书屋档案
坐标:清溪村文化广场
面积:170㎡
答案线索:被遗忘的乡土童年如何照亮未来?
步入曹文轩清溪书屋,作品展示阅读区的设计瞬间让人仿佛走进曹文轩的文学世界。设计者巧妙提取其作品中标志性的年代元素——或是《草房子》里的木质课桌、《青铜葵花》中极具乡村特色的旧藤椅,又或是带着岁月痕迹的老布书包、铁皮文具盒,这些充满童年记忆的物件并非简单陈列,而是与书籍展示、阅读场景有机结合:书架旁摆放着复刻的旧课桌,桌上摊开着曹文轩的经典作品,仿佛下一秒就有孩子坐下来,跟着文字走进油麻地的校园;阅读区的角落,老藤椅搭配小茶几,茶几上放着老式台灯,暖黄的灯光洒在书页上,营造出静谧又怀旧的阅读氛围。这些设计让曹文轩笔下的 “童话世界” 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成为可触、可感的真实场景,既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作品的魅力,也让成年读者重拾童年记忆,引发强烈的年代共鸣。
170平方米的空间里,每一处设计都在传递着文学与成长的力量。在这里,读者不仅能通过书籍与展览领略中国乡村的时代变——从曹文轩作品中描绘的旧时乡村风貌,到文字里暗含的社会发展脉络,仿佛顺着书页就能穿越时光,看见乡村的过去与现在;更能清晰了解过去童年的丰富样貌——那些爬树摸鱼、田间嬉戏、与伙伴分享零食的童年趣事,通过文字与场景再现,让当代孩子知道,没有电子产品的年代,童年依然充满欢乐与精彩。
与此同时,书屋也深度挖掘曹文轩作品中对儿童心灵的关注。展陈内容与阅读区域围绕 “儿童成长” 展开,通过精选的作品片段、人物分析、创作背景介绍,让读者既能透视当代儿童的心灵世界,理解当下孩子的喜怒哀乐与成长困惑,也能体察少年成长的斑驳历程——从懵懂无知到逐渐成熟,从面对挫折到学会坚强,曹文轩笔下少年的成长故事,如同明灯,为每一位正在成长的孩子照亮前路。
如今,这座170平方米的曹文轩清溪书屋,正以独特的童年主题设计、深厚的文学内涵,吸引着无数孩子与家长前来。在这里,文字有温度,记忆有重量,阅读有力量,它不仅是曹文轩文学作品的展示窗口,更是守护孩子童年、传递阅读热爱的 “精神港湾”。
来源:红网
作者:田田 王欣
编辑:田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943/50/1528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