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筑牢鱼米之乡“耕”基——益阳市以“点线面”工作法加强耕地保护

益阳市地处湘中偏北,背靠雪峰山,怀拥洞庭湖,境内耕地禀赋优异,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益阳市落实“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要求,采取“点线面”工作法,持续优化耕地保护措施,耕地面积连续4年“进大于出”。

以改革思维“求变”

——“点”上突破建立耕地保护新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益阳市以改革思维“求变”,算好耕地保护“政治、家底、发展、民生、经济、管理账”,扛牢扛实保护耕地的政治责任。

突出重点,在“明责”上发力,务实推进“党政同责”。益阳市出台耕地保护责任追究办法、工作纪律“十不准”等制度性文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刚性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要求。主管部门领导分区包片,组织工作专班到一线帮扶,指导县(市、区)扎实开展耕地恢复、“两非”整治等重点攻坚。

聚焦难点,在“履责”上用功,务实推进“田长管田”。益阳市织密网格化全覆盖的组织体系,全市8395名“五级”田长常态化巡田。积极探索“田长﹢”,在乡村开展“三长合一”“一巡三查”试点。在主流媒体开设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谈耕保专栏。组建“小益小阳田长制”直播间,利用短视频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化解堵点,在“尽责”上见效,务实推进“管控约束”。市政府提级调度“三地两矿”,推进国家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探索建立经济补贴激励制度,引导县(市、区)因地制宜,能恢复则恢复,不能恢复则经济补偿。组织置换不稳定耕地、坡耕地、污染耕地,足额带位置、精准带图斑落实耕地保有量。坚持“以补定占、量入为出”,抓好耕地占补平衡,督促各类项目建设不占或少占耕地。

以系统思维“顺变”

——“线”上贯通探索耕地保护新机制

“以系统思维抓实耕地保护,擦亮‘洞庭粮仓’金字招牌,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所在。”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卫表示。

坚持实事求是,全市“一盘棋”确保良田粮用。益阳市专题部署耕地保护工作,明确耕地红线不能突破。自然资源部门在遏制各类非农建设无序占用耕地、限制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的同时,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为目标,建立“优进劣出”机制,与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联合验收,强化质量把关,推进永久基本农田更加集中连片。

坚持科学施策,全程“三个一”确保农民权益。益阳市科学统筹保护耕地与保障“三农”权益的关系,对历史占用耕地种植等造成的耕地流失问题,按照“认定一批、恢复一批、置换一批”,实事求是给足合理过渡期,引导县(市、区)逐步有序分类处置。对耕作层良好、符合耕地认定标准的,认定为耕地并进行严格保护;对集中连片、具备良好灌溉条件且易于恢复的,结合农民意愿、产业发展等,分阶段分批次逐步恢复;对质量较差、坡度较陡等不适宜恢复的,有序退出耕地保护范围,置换适宜地块,确保耕地实至名归。

坚持规划引领,全域“一体化”确保量质并重。益阳市着力优化耕地空间布局,统筹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建立严格的补充耕地入库标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机制,从制度层面确保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按照补充耕地一次性达到高标准农田的目标,强化规划引领,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一体推进补充耕地实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将补充的优质耕地逐步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以集成思维“锐变”

——“面”上推进拓宽耕地保护新路径

“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要促进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改革,推动国土综合治理、耕地恢复改造等工作,做到目标、部门、政策协同。”益阳市委相关领导表示。

一张蓝图,绘就十年愿景。益阳市抓住2025年~2035年的重大改革关键期,明确由市领导主抓,自然资源部门主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各司其职,在7个县(市、区)谋划8个改革项目,组建高规格工作专班。高质量推动“云耕保”“一张图”统筹试点任务,科学安排耕地恢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统筹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新增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情况,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清单式”做好试点任务图、矢量表、数据册和工作台账。

益阳市按照汛旱并防可复制工作经验,统筹做好退化果园、坑塘、废弃建设用地及其他土地的耕地恢复,实现耕地增量。系统考量全要素需求,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小田变大田、散田变整田、旱地变水田”。以重大水利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与“三地置换”,通过优田、治土、护耕等综合措施,促进耕地质量提升。以增耕地稳总量为基础,稳步推进“山上耕地下山种、山下良田上图管”,逐步构建“山顶林戴帽、山中果缠腰、山下吨良田”的农业立体格局。

益阳市加强政策协同,因时应势调整补充政策内容,助推政策传导实施。加强部门协同,统筹整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等多部门力量,统一解决共性问题、分类解决个性问题。加强区域协同,对置换过程中涉及耕地保护目标跨区域转移的,实行有偿转移和同步带位置转移,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据悉,益阳市继2021年、2022年连获湖南省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后,在2023年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国考”首考中也交出满分“答卷”,2023年、2024年获评全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

来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作者:胡能灿 袁新京

编辑:岳敬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