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8日益阳讯(通讯员 胡卫红 罗寒 刘裕玲 高葵花)7月初开始,桃江县23.8万亩早稻陆续开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农机轰鸣代替了往昔的抢收抢插,机收机插的无缝接力,不仅跑赢了农时,更在沃土上铺展出一条稳产增收的崭新路径。
收割机在田间作业。
7月7日上午,走进沾溪镇双季稻万亩示范片,4台联合收割机在稻田中往来穿梭,所到之处,稻穗被迅速卷入机器,脱粒、筛选一气呵成,饱满的稻谷源源不断地从收割机的出料口倾泻而出,装满一旁等候的运输车辆。往年此时人声鼎沸的“双抢”战场,如今在机械轰鸣中显得高效而从容。
当地种粮大户贺开长所在的贺家坪水稻专业合作社,从育秧、插秧到收割、烘干,全程实现机械化操作,4台收割机每天就能完成240亩早稻收割任务,预计一个礼拜左右即可完成早稻收割。“合作社今年种植双季稻1300多亩,一亩稻田湿谷有1300多斤,比去年增产100多斤每亩,直接经济收益增加100块钱每亩以上。今年早稻大获丰收!”贺开长高兴地说。
旋耕机正翻起肥沃的泥浪,为晚稻备耕。
在示范片另一侧,两台旋耕机正翻起肥沃的泥浪,为晚稻备耕。不远处,两台插秧机已在平整的水田里织出嫩绿秧线。早稻归仓与晚稻落田,在农机接力下实现了无缝对接。
经专家组综合测产,桃江县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早稻亩产达551.2公斤,较去年增产20公斤。全县23.8万亩早稻的丰产,得益于“五统一、一利用”技术的推广——统一良种、机插机抛、机械深施肥、绿色防控及物化技术,并充分利用田埂种豆、冬闲田种绿肥。这不仅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投入,更实现了粮豆协同增产。
目前,全县早稻收割渐入高潮。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8支农技小组深入田间提供指导与培训,确保7月中旬完成早稻收割,晚稻及时下田。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胡卫红 罗寒 刘裕玲 高葵花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941/90/1510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