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稻”亦有方!益阳职院学子田间“智斗”福寿螺

开展以“绿色防控”为核心的科技助农行动。

队员走村入户分发手册。

红网时刻新闻7月22日益阳讯(通讯员 张寄香)盛夏时节,正值早稻收获、中稻生长的关键农时,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稻螺智控”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益阳市资阳区、赫山区等地乡村,聚焦于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入侵生物——福寿螺,开展了一场以“绿色防控”为核心的科技助农行动。

自7月1日起,团队历时20天,走访了益阳市迎风桥镇牛角仑村、新塘村等7个乡村,通过实地勘察与农户访谈,系统调研了福寿螺在当地的发生密度与危害程度。调查发现,福寿螺啃食秧苗、降低有效分蘖,严重影响产量,部分农户过度依赖化学药剂灭螺,增加了生产成本,更带来了潜在的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必须利用所学专业找到更环保的防控方式!”队长晏盛涛在调研笔记中写道。

针对问题,团队迅速行动,编印200余册《福寿螺绿色防控技术手册》,图文并茂地介绍福寿螺生物学习性、危害识别及核心环保防控手段。顶着烈日,队员走村入户分发手册,在田埂边开设“微课堂”,手把手教农户识别螺卵、演示诱捕装置、推广环境友好型稻鸭共育模式。团队还与多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水稻田福寿螺防控技术推广试验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期试验点,跟踪防控效果。

知识传播之外,队员们挽起裤腿下到稻田,协助农户拣拾成螺、抢收稻谷。烈日下,一颗颗螺卵被清理,一株株秧苗得以保全。团队成员夏婷感慨:“泥土气息中,我们真切体会到了科技兴农、绿色发展的分量。”

据悉,团队已形成1.5万字调查报告,提出绿色技术推广建议,并计划通过线上平台扩大科普范围。“农户的每条反馈都是我们改进的动力。”晏盛涛表示,团队将持续优化诱捕装置,为洞庭湖区生态农业贡献青春方案。

来源:时刻益阳

作者:张寄香

编辑:田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941/66/1514701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