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查看作物生长情况的汤庆。
红网时刻 记者 曲澜 赵佳妮 益阳报道
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街道有一位远近闻名又美又飒的“女飞手”,95后的她操作着无人机穿梭在田间地头,成为了一道靓丽高效的耕地好风景。
汤庆向记者介绍。“现在的植保无人机操作非常简单,调好药剂灌入箱中,规划好航线,它自己就能一键作业,仅需6分钟,就能完成10亩水稻的飞防作业,是典型的新科技,我刚接触无人机的时候,都是手动飞,一飞就是一天。”
成长在农村,汤庆从小看着父亲在田间劳作,天空、稻田、沟渠,组成了她童年的色彩。1997年出生的她原本在长沙从事房地产工作,收入可观。
作为农民的女儿,汤庆对“三农”怀有特殊的感情。2016年,汤庆决定跟上父辈的步伐,发展农业,毅然辞职回到家乡龙光桥街道米香村,成为了一名新农人。那时候选择回乡做农业的年轻人不算多,身为女孩,汤庆想做点不一样的农业。
汤庆认真学习农业知识。
19岁时,汤庆第一次接触到了农业无人机。“我看到有人在农田间使用无人机,就跑去学习了,这可是新发展的‘核心技术’,无人机打药速度是传统人工打药的近十倍,需要好好掌握。”汤庆成了赫山区的“初代”女飞手,开上培训班,带动多人共同学习无人机操作。
作为一名农二代,汤庆知道,当一名新型农民,不仅需要经验,而且需要善于学习,而这正是她的长处。
变身新农人后,她每年都会参加许多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种植理念和实用技术。
转眼七年,汤庆26岁了。如今的她,是一位流转千亩土地,拥有四台无人机,培训三名飞手的农业合作社负责人。
后来的她又学习了育秧机、旋耕机、烘干机等多种农业机械,成为了真正的农机“老司机”。
汤庆启动烘干机。
如今的汤庆,从农业“小白”逐步成长为当地的种植大户,是一位流转千亩土地,拥有四台无人机,培训三名飞手的农业合作社负责人。
所在的合作社更是为当地农户提供旋耕、育秧、烘干、代销等服务,每年的社会化服务辐射面积超3000亩。
不仅如此,在农业机械化之后,汤庆又研究了“信息化”。本身父辈就是做农业的汤庆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汤庆做起了牵线搭桥的“小中介”。
“农户总是问我有没有合适的农机手,我就干脆把认识的师傅们归纳到一起,整理大家的时间,将农户和司机师傅按需分配,这样省了不少事。现在赫山也有了很成熟的专业化代服务的公司,帮他们与种粮大户进行对接的活我也常做。”汤庆说,农户和农机手都觉得这样十分地方便,只要预约一下就可以在约定时间看到机器下田,提高了很多效率。
“虽然我在做的还不成熟,但我觉得搭建智慧化、信息化的平台,是合理的发展方向。”除了做资源整合,信息传达也是汤庆“信息桥”中重要的一环。
作为一名年轻的人大代表,汤庆更熟悉更了解相关的农业补贴政策。许多年纪比较大的农户会选择直接打电话或者发微信问问这个从小在身边长大的“妹坨”。有这样的“通讯站”周围的农户都很安心。
站在田间看着即将要收成的水稻,汤庆细细摩挲着稻谷,脸上露出来满足的笑容:“做农业很辛苦,我不会劝别人走这条路,我也不知道这条路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我会带着热情走下去。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95后有能力、有担当,能在田间地头答好我的青春答卷!”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曲澜 赵佳妮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646840/60/1403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