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年老矿“蝶变”之路 —— 湖南安化渣滓溪锑钨矿生态保护修复纪实

湖南安化渣滓溪锑矿自1906年开采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于2009年7月被湖南辰州矿业承债式兼并重组改制成为全资子公司。该矿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宝贵资源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破坏。

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矿山较为粗放地建设、生产经营等活动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

自然景观被破坏。尽管采矿权范围与各类自然保护区(地)、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红线、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禁止开发区等均无重叠,但矿山地面建筑以及废石、尾砂的堆放,破坏了地形地貌,满目疮痍。

土地资源被破坏。工业广场(含矿部、冶炼厂等)、老尾矿库、石板冲尾矿库、污水处理厂、矿山公路等矿业设施设备建设,占用并破坏大量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

水源生态被破坏。矿山开采造成地表水体漏失、地下水资源枯竭,需在生产生活区、尾砂库建立雨污分流系统,强化截流污水、未利用矿井水的处理,实现不影响地表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

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虽然影响范围无珍稀保护植物,破坏的植被属小范围点状破坏且容易修复,但矿山地面建(构)筑物区域、废石堆及石板冲尾砂库已对部分原生植被产生破坏是客观事实。

地质结构被破坏。区内山高谷深,地形坡度较大,一般在30°左右,局部最大约35°;区内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基本一致,但岩层倾角大于地形坡度;矿山开采导致了废石、尾砂堆积,开采矿体多,采空区面积较大。

图片

矿区位置图。

主要做法

渣滓溪锑钨矿本着“边生产、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通过植被恢复、废水处理、地灾防治等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科学制定生态修复方案。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2014年9月编制《湖南安化渣滓溪矿业有限公司渣滓溪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2022年编制《湖南省安化县渣滓溪锑矿矿山生态保护修复方案》,多措并举改善生态环境,让矿山真正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金山银山”。

全面强化生态保护措施。对FS1废石堆和尾砂库进行部分覆土绿化,FS1废石堆绿化面积约2000m²,尾砂库覆土绿化面积约30000m²,总投入约35万元。另外,通过拆除建筑物、覆土,种植草皮、穴植灌木、穴植乔木等方式,对矿区内部、篮球场旁废石堆边坡,矿区北侧边坡等处进行了复垦。

因地制宜修复地形地貌。2022年,对废石堆FS1进行了综合利用(巷道充填)并复垦,使该区域景观与周边协调一致,减少了视觉污染,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

综合施策改善水源生态。该矿在其生产生活区、尾砂库建立了雨污分流系统,修建了一座废水综合处理站,完善了雨污分流、废水收集、废水处置系统。所有截流污水(约46.8万m³/年)、未利用的矿井水(约34.43万m³/年)均通过管道引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影响地表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所有井下废水、选矿废水都经过处理综合处理,达到GB8978-1996排放标准后才对外排放。对炉渣库南侧废水收集处理池进行了升级改造,定期对废水处理池进行清淤,保障其正常运转,有效改善矿区水生态环境。

多措并举加强地灾防治。在矿区关键部位设置警示标牌、生态保护标语牌12块,在渣滓溪河道修建了挡土墙,在废石堆、炉渣库等地修建了护坡等,加大固坡防崩、防滑力度,保障河堤安全,严防地灾风险。

图片

尾矿库建设。

图片

渗水收集池。

工作成效

近年来,渣滓溪锑钨矿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多措并举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绿色矿山,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蝶变之路。

良好生态效益。矿区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体污染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恢复。植被覆盖率生态修复前为30%,生态修复后达到80%以上;水土流失量生态修复前每年流失土壤量为5000吨,生态修复后降至1000吨以下;水质指标生态修复前周边水体pH值为6.5-7.5,生态修复后稳定在7.0-8.5之间;地质灾害发生率生态修复前每年发生地质灾害2-3起,生态修复后降至0起。

显著经济效益。通过矿区土地整合、环境整治、废渣规范化处理、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生态保护修复措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建设的尾砂回填系统,不仅让尾砂得以高效利用,更促进了年尾砂排放量锐减达3万余立方米。通过废物利用,将废石转化为砂石建材,用于挡土墙、矿区建设及道路硬化,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赋予废石的全新价值,仅矿山与周边碎石厂的合作,每年就为矿山和当地企业带来了数百万元的利润,真正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亮眼社会效益。通过实施公路硬化,加强垃圾分类管理,使职工群众拥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安全出行。通过就近为村民架设自来水管、农作物排水系统,促进了矿乡关系和谐共处。通过聘请劳务派遣人员对矿区植树、植草,培育清理绿化基地,增加村民劳务用工机会,提高村民经济收入。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助力了矿区周边的乡村振兴,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图片

2024年6月矿区照。

图片

1990年6月矿区照。

来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编辑:岳敬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