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师傅们在车间忙碌。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吴琼 谢凌云 益阳报道
焊花飞舞,机器轰鸣,折板、剪板、焊接、卷筒、钻孔…在安化县梅城镇十里村宏通机械制修厂内,夏自来正带领着5名工人挥汗如雨,为周边农户和碎石厂、搅拌站设备加紧维护改造。
这个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作为梅城镇最大的综合性机械制修厂,在梅城二广高速,东梅公路建设时期,承接了大量工程,提供了很多质量过硬新品,为当地的基础建设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个厂的主人,就是退役军人夏自来通过十多年艰辛创业取得的成果。
1988年,20岁的夏自来应征入伍,来到广西53026部队,凭借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劲头,他很快成为部队骨干,并被选派参与“百色起义”红色电影的拍摄。
1990年12月,夏自来退役后分配到安化县农机厂工作,他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战斗精神,学习钳工、焊工,处处彰显退役军人本色,厂里重活、难活、危险活都争着干,当时栗林乡和长塘镇的特种水泥厂、红岩水电站安装工程,都由其带人负责安装。
1996年,在国有企业破产、倒闭、解散的浪潮下,农机厂也未能幸免。夏自来手里拿着下岗证、失业证、再就业优惠证、低保证背井离乡。那些年,他工资收入低,家里老人小孩要养,根本不够维持生活,有战友劝说和他们一起上访,找政府解决困难,但他坚决拒绝。
为彻底改变自己的状况,2007年底,夏自来得到妻子支持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成立了启安新区机械制修厂。万事开头难,开厂之初遇到了资金不足、设备不全、没有技术好的师傅等困难,开业三年勉强维持甚至面临关门的危机。
“只要我有饭吃,保证你们也有饭吃”。夏自来顶着所有压力,四处奔波,跑断腿磨破嘴皮,筹集了一些资金后增加了厂里设备,通过招收学徒,手把手教带,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技工师傅,带领厂里的员工闯出了一条新路。
2014年,梅城镇镇容整治,镇主城内不能办厂,厂房再次陷入困境。为积极响应镇政府政策,通过各方协调,夏自来再次借款120万,在207国道旁建立了现有厂房,增加了新的折板机剪板机,并更名为宏通机械制修厂。目前厂房包括自己在内共有6名长期人员,年生产总值100多万元。
新时代,新起点,夏自来表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将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感恩乡亲的滴水之情,尽力为周边的退役战友、下岗员工提供技术学习、就业机会。同时会积极参与乡村公路,饮水工程建设等,并为村民收割机、犁田机、耕地机等农具提供修理服务。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吴琼 谢凌云
编辑:岳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