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石军:村民有需要 我愿随时“在职”

121212.marked.jpg

病床上仍在起草完善京华村五年规划的王石军。

676.marked.jpg

王石军与村民队员正在走访村上的“空巢”老人。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李胜财 赵利辉 张佳丽 益阳报道

“指导员,您好好休养!乡亲们昐着您早点回来呢!”11月上旬的一天,桃江县马迹塘镇京华村的村民们自发前往医院看望驻村指导员王石军,话语中满是心痛与期待。原来,半个月前,王石军在走访探望京华村一户家中突遭重大变故的村民时,在返回途中不幸遭遇了车祸,身上多处骨折。

王石军,桃江县原畜牧水产局局长,退出领导岗位已经6年之久。2017年受组织重托,先后选派到马迹塘镇龙溪村、京华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驻村工作一驻就是六年整,他是驻到哪里就扎根在哪里,更是把心驻到了村民们的心窝里。

“我们这没有哪户不认识王队长的,特别是村上的留守老人。”龙溪村村干部说道。凤翁妈是王队长入驻龙溪村的结对帮扶对象,老伴已去世多年,膝下一对五十有余的双胞胎儿子,平时慵懒且均未成家,长年在外打打零工,仅能维持生计,无暇顾及家中的老母亲,一位老人一条狗是这个家庭最真实的写照。

王石军了解凤翁妈的家庭情况后,时不时上门走访,跟她拉家常、聊家事,嘘寒问暖,不时电话联系在外的俩兄弟,既鼓励他俩要创好业、守好业的同时也要顾及家,凤翁妈也是隔三差五就到村委“上访”。逢年过节,王石军都会提上米、油等生活物资上门慰问。针对凤翁妈的家庭现状,帮助她制订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并以不低于市场价回购其产品等个性化帮扶方案,政策性帮扶到边到底,其中大儿子在他的帮助下回到家乡创业,并找到了理想的对象成了家,全家收入稳定。昔日沉默寡言的凤翁妈逢人就说:“共产党政策好,小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2021年5月,因工作任务调整,王石军带队入驻马迹塘镇京华村。当时的京华村是典型的“四无村”,无便捷交通、无主导产业、无完善的公共服务、无村级集体经济,且因地处偏僻,当地民风剽悍。如何破局,实现京华村从“四无村”到“四有村”的蜕变,成为了他日夜思考的“大事”。

作为第一书记的王石军,白天带领工作队员、村干部踏勘田间山头、与人民群众深入沟通交流,晚上走访老村干部、党员、组长和群众,问计于民。在走访过程中,王石军把老百姓的“小事”记了满满一本,先后为其解决问题达百件之多。

京华村是个一分农田、九分竹林的偏远村落。王石军一眼就相中了当地独特的种竹优势,计划靠竹笋来致富。在他的大力促成下,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新建竹笋示范基地100亩,带动部分困难家庭就近就地就业,群众增收。可风险随之而来,京华村的竹笋产品问市后推广销售受到阻碍。他四处找项目争取资金,没日没夜的调研走访,通过多次召开屋场会、户主会,在所有群众的齐心协力下,大家一起投工投劳,筹资100余万元,整修5条主干林道,有效解决了群众运竹难、运笋难等短板问题。

“竹笋示范基地的建成后,既可卖春笋、又可卖冬笋,还可卖竹子,也不用愁没销路,每亩每年可增收2000-3000元啦。”京华村村民刘嗲说道。根据京华村地理位置与资源禀赋,王石军提出了未来5年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目前,京华村通过争资立项和政策扶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00余万元,撬动了交通、产业和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困扰群众多年的京易公路拓宽提质建设项目也全线启动,其中8.5公里进村路投入近1300余万元完成拓宽硬化。如今,新的便民服务中心已屹立于资江河畔,两处群众文体广场也已落建,新架主干道路灯100盏。

2022年6月,正式退休的王石军不再担任驻村队员。村干部、村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丁支书第一时间带领村“两委”成员前往县农业农村局汇报,请求王石军能继续驻村京华。最终,在村干部和乡亲们的极力挽留下,王石军以乡村振兴“指导员”的身份继续留在了京华村。

“只要乡亲们有需要,我愿随时‘在职’!”面对京华村村民们的挽留,躺在病床上的王石军一度哽咽。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李胜财 赵利辉 张佳丽

编辑:岳敬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