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新市渡镇阳和村的竹林。
红网时刻通讯员 胡霞 邱浩 益阳报道
赫山区新市渡镇阳和村地处偏僻,三面环山,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竹子,生活在这里村民一直都过着靠山吃山、看天吃饭的日子,村集体收入主要靠生态公益林和天保林补贴。而今年的阳和村,山还是那些山,人还是那些人,靠山吃山却有了新吃法。原来村上现在正全力打造笋用林培育基地,准备大力发展竹笋产业,这是阳和村第一次和“产业”沾边,也是阳和村集体经济“消薄攻坚”的一次创举。如今,阳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7万元,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变与不变中,阳和村踏上了乡村振兴路。
不变的是那林 变的是思路
阳和村拥有14000多亩竹山,竹资源非常丰富。以前新市渡镇凉席产业兴盛的时候,村里的竹子还能卖个不错的价格,但是随着环保整治对大批凉席小作坊的关停,再加上过度的砍伐,现在的竹林收益甚微。“阳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村集体生态公益林和天保林补贴,将近5000亩也才能给村集体带来7万元的收益,村里各项事业开支又大,实在令人发愁。”新任党总支书记对村集体薄弱的经济一直耿耿于怀,一心寻求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门路。当然要发展,也要走对路子,镇党委本着因地制宜、科学立项的原则,多次组织村干部去外地考察学习,横向借鉴同类型山区村的发展思路,多次邀请专家到村上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决定发挥阳和村自身的竹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环保的笋用林经济。
不变的是那人 变的是模式
前期村上多次召开屋场会、村民小组会对打造笋用林基地项目进行宣讲交流,项目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可,都纷纷希望参与进来,初期基地规划面积就已高达300亩,涵盖一百多户农户。“以前,要想宣传发动群众参与村里项目建设,效果都不明显,群众‘等要靠’思想根深蒂固,看着村里做,叫一下动一下,不叫不动,甚至叫也叫不动,现在不一样了,村党组织一呼百应,大家都积极主动作为。”说起群众的参与热情,村委委员感同身受。
为了有力推进项目的实施,村党组织牵头成立了村集体合作社,把村民组织起来,把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强大合力。项目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村民对自己的竹山进行管理培育,合作社对竹笋进行统一收购和销售,村民们只要付出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个个劲头十足。
不变的是那地 变的是技艺
笋用林培育是一件相当精细的活,需要经过选地、疏伐、留笋、垦覆、施肥等8项基础程序,每一项程序都需要有技术和经验做支撑,也需要每一位农户的精耕细作。
“在竹产业粗犷发展时期,大家都是一股脑的砍竹卖竹,哪里有什么规划和技术可言,至于竹子和土壤的管理养护,那更是靠天了。”笋用林基地附近村民感叹道。今年,村上多次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组织村干部出去培训学习先进技术,村民则按要求将自己的竹山修整好、培育好,对通过验收的村民可按竹山面积获得一定的补贴。目前林间山路也修了进去,为以后竹笋的采挖运输打好了基础,笋用林基地已初步成型。年底村上还打算建立一个压笋厂,对新鲜采挖的竹笋进行初步压榨,利于后续的保存、运输和销售。
不变的是那山 变的是精气神
“守着这些竹山一辈子了,没赚过几个钱,现在响应村党总支的号召,改为笋用林,我第一个带头整理竹林,期待收成收益双丰收。”党员组长喜滋滋地期盼道。村民的期盼完全是有根据的,虽然第一批竹笋还没长出来,但朱支书已经提前打通了销路,与食品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等到明年正月、二月的时候挖出第一批冬笋,就能立马产生收益。一亩竹山平常产笋量为6000斤左右,好的时候能达到上万斤,只要家中有一亩笋用林,少说也能给家庭增收6千元以上,而村集体每一亩能收入340元左右,单就笋用林发展这一项收入,阳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在明年突破1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历史性转变。
“一个成熟的笋用林基地打造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同步发展林下经济,届时将可持续地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更丰厚的收入。”阳和村党总支书记信心满满说道。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胡霞 邱浩
编辑:田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