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益阳市民呼唤公共场所配备“救命神器”

微信图片_20220429105925.jpg

资料图片

“最近经历了一起朋友突然发病的事情后,非常期望我们的公共场所配备‘救命神器’。”4月25日,益阳市民张先生发了一条朋友圈。张先生为何有这样的呼吁?

他告诉记者,之前看到湖南一些媒体报道,《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正式实施后,公共场所应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这台仪器关键时能救人性命。而最近一位朋友在益阳市中心城区一家较大的购物广场逛街时突然发病,当时就想到了自动体外除颤仪,可问现场的工作人员,没一人知道这“救命神器”,只能无助地看着朋友离去。

这样的死亡案例并不鲜见。前不久,益阳市某高校一学生在演讲现场突然倒地,在场人员束手无策,导致生命逝去。

《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条例》正式实施18个月来,益阳市中心城区的情况如何?4月27日,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部分车站、大型超市等公共场所,没有看到自动体外除颤仪这台“救命神器”。

走访部分场所,未见“救命神器”

当日9时,记者来到益阳火车站,现场察看了火车站进站大厅、候车室等地,没有看到自动体外除颤仪。车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并不知道有这个《条例》,也不知道自动体外除颤仪这种仪器。问到假如现场发生需要救治的乘客怎么办时,他表示,工作人员会迅速联系距站200米的医院,同时工作人员会全力参与救治。

接着,记者来到益阳大道大型商超——万达广场,从各个门店到广场公共场地,都没看到“急救设施”提示,也不见任何急救设施。询问门店几名工作人员及广场安保人员,均表示,没有这方面的设备设施,也没听说过自动体外除颤仪这种“救命”设备。

随后,记者走访汽车东站、桥北汽车站、沃尔玛超市、步步高超市康富店等公共场所,现场均没有看到“自动体外除颤仪”,采访其工作人员,他们均表示,不知道《条例》,也没听说过这救治设备。

什么是自动体外除颤仪?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是这样解释的:自动体外除颤仪简称为AED。它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就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它有别于传统除颤器,可以经内置电脑分析和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予以电除颤。除颤过程中,AED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使操作更为简便易行。自动体外除颤仪对多数人来说,只需几小时的培训便能操作。

《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应配备必要急救设备设施

据了解,《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是国内首个专门为现场救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从构建急救知识技能普及网络、完善急救设施设备、鼓励保护救人者善举等方面出发进行支持引导,构建“现场—院前—院内”急救全链条的法制保障。《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就“现场救护”单独立法,在全国率先迈出了重要一步,湖南也成为全国首个为“现场救护”单独立法的省份。

2019年上半年,省卫生健康委向省人大提出了制定《条例》的论证报告。此后,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与省卫生健康委组建起草小组,立法调研形成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几易其稿形成《条例》,共20条。2020年7月30日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11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制定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在公共场所的配置标准。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合理布点的要求,制定在机场、客运车站、大型商场(超市)、体育运动场馆、人流量大的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以及学校、养老机构等单位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设备的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鼓励在其他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设备。

相关链接

据报道,我国每年发生各类伤害约2亿人次,心脑血管疾病、创伤、意外伤害是造成突发性死亡的重要杀手。

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专家吴先明介绍,患者在心脏骤停后,抢救的黄金时间为4至6分钟。心脏骤停4分钟,抢救成功率可达50%;心脏骤停4至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超过6分钟后,成功率仅为4%;当心脏骤停超过10分钟以上,成功率几乎为零。抢救每推迟1分钟,患者的死亡率都将上升,所以对于猝死,时间就是生命。

来源:益阳日报

作者:周佩玲

编辑:岳敬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