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崇文(右)化身“接线员”,倾听群众心声。
新闻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刘慧婷 通讯员 黄琳 益阳报道
“您好,这里是益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3月15日,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天,反映问题的市民谌女士万万没有想到,接听她电话的“接线员”是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崇文,问题也被第一时间按照12315热线“接诉即办”维权模式进行了转办督办。
就在前一天的益阳市消费维权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督管理局对2021年全市消费维权工作进行了通报: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32846件;调处消费纠纷1654件;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3778批次;检查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4304家次,抽检样品262批次;完成重点工业产品抽查711批次……
桩桩件件,都涉及消费者的切身感受;件件桩桩,都事关益阳市场环境的方方面面。这一切的背后,闪动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忙碌的身影,映射出市场监管部门持续的付出与努力。
三年磨剑铸不凡
忙碌的成果,当然不止上述这些,消费者权益维护也只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益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成绩还有很多:
——全市市场主体数突破34万户,总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全市每万常住人口市场主体数由去年的738户增至882户,总量居全省第3,增速全省第三。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占比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一。
成绩很亮眼,排名很靠前,而做出这么多成绩的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实际上才刚刚成立三年的时间。
2019年2月28日上午,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
三年前的2月28日,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按照益阳市机构改革的整体部署,该局囊括了原市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知识产权、物价检查的职责,以及相关部门市场监管方面的职责。
集诸多职责于一身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诚实守信市场环境的责任。
三年的时间里,益阳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总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推进并联审批,在线上线下融合、部门单位联合上下功夫,创新推行“网上办,服务零见面;就近办,服务零距离;一次办,服务零跑动;快速办,服务零延迟”的极简审批模式,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度。
——企业开办时间基本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市场主体可24小时打印领取营业执照,通过下放许可权限使基层监管所承担的行政审批占到总审批量的70%,全面实现跨域办理。
——2020年底实现市场准入“4个零”,即“零见面、零距离、零跑动、零延迟”,2021年则在“4个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个“零”:全市新开办企业首套印章免费全覆盖,企业开办全流程“零费用”。
三年的时间里,益阳市不断强化知识产权战略,专利地标等多项指标全省第一。
——全市有效发明专利1628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23件,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同类地区排名第一。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地理标志商标22个,使用企业296家,地标使用企业数全省第一。
——全省系统率先制定了专利权质押贷款补助办法,实现专利质押融资金额5.9亿元,商标押融资金额33亿元,全省第一。
2020年4月29日,举行市场主体突破30万户颁照仪式。
三年的时间里,益阳市不断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全省率先开展多领域“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从2020年6月在全省率先开展多领域“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至今,全市共创建“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单位1477个、示范商圈(街区)12个。
——通过开展“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益阳市经营者诚信度和消费环境安全度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共抽查760批次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产品,其中合格722批次,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5.05%。
想办法,出新招
2021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时,益阳市“企业开办”指标得分全省第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成绩的背后,是持续的努力。
比如,早在益阳市市场监管局成立那年即2019年的11月,益阳市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在益阳市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并于2020年底实现了全市范围内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全覆盖。通过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一起上门抽查监管,企业负担得到切实减轻,提高了监管效能,强化了信用支撑,进一步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制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开展春节期间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督查。
比如,为促使消费者维权更加畅通便捷,益阳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实现12315热线“五线合一”“五级贯通”的基础上,创新实行12315热线“接诉即办”维权模式:组建“接诉即办”工作专班,明确具体事项、规范办理流程和纪律保障,加强疑难复杂投诉跨区域跨部门联办,第一时间接收、转办、督办、反馈“接诉即办”各类举报,让消费者诉求最多投1次、最快1小时内办结、24小时内反馈处置结果。
监管有力度,也有温度,益阳市市场监管局、市司法局通过联合制定发布《益阳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对9个领域的20项轻微违法行为作出免罚规定,让执法更有温度。该工作获得市场监管总局的推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益阳同样不遗余力。
益阳市坚持政府引导、园区承载、企业主体、部门推动的工作思路,着力搭平台、强基础、优服务,制定了《益阳市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若干措施》《地理标志保护指南》等激励政策,推进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升企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市5个县市区均为国家、省级知识产权强县示范、试点县。
该市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目前全市共有三个省级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分中心。全市6个行政县市区全部设立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共引进和培育7个专利代理机构和13个商标代理机构,为园区、高企、规模企业、中小企业为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同时探索建立具有益阳特色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路径,在全省系统率先制定专利权质押贷款补助办法,为专利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益阳市2020年“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在“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中,益阳市注重强化社会共创,注重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19个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了以加强商品和服务质量、加强消费纠纷调解为重点,以公开诚信经营承诺、社会评估评价制度、商品质量管理制度、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首问责任制度、赔偿先付制度为抓手的消费维权新机制。
创建活动以商贸流通领域为主,覆盖了生产、流通和服务三大领域9个重点行业,企业和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消费者组织和社会公众的社会监督作用、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已初步实现“部门全联动,行业全覆盖”。
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年关守护(2022)”行动督导检查。
面向未来,砥励奋进
来自益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益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增速居全省第二。
消费者愿消费、乐消费,源于消费环境持续向好;消费环境持续向好,则源于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并以此促使市场主体活力不断迸发,进而推动消费环境更加向好——这是一个不断向好的良性循环。
2021年5月18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暨经验交流会在益阳召开。
益阳未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活力的持续释放,而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益阳市市场监管局也将继续努力:
——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全面推广“一网通办”,进一步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从严从实守牢安全底线。积极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强化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严守安全底线。加强消费维权体系建设,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强化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筹建国家级电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全面加强综合监管执法。加强网络、合同、广告、价格等重点领域市场监管,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机制,健全信用监管体系,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管,全面提升综合监管执法效能。
——千方百计创先争优。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争全省(全国)先进,绩效考核争全市一类,其他工作争创省、市优秀,文明创建争创国省标准单位。以争先创优为抓手,推动市场监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可以想见,那是一个消费者更加愿消费、乐消费的未来,也是益阳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更加活跃的未来,是益阳经济社会更加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刘慧婷 黄琳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2/03/17/1101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