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观察 | 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创作原型地,如今怎么样了?

1.jpg

“我想起了好像沾着在禾场上、谷仓里、山茶下和荷塘边的童年的种种记忆。”

这是著名作家周立波1941年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的诗《一个早晨的歌者的希望》中的一句,那个盛满了他童年记忆的地方,就是益阳市谢林港镇的清溪村,一个田垄相连、阡陌纵横、荷塘十里、碧波荡漾的地方。

正是在这里,周立波出生、成长,也正是在这里,已经凭借《暴风骤雨》《铁水奔流》等作品名扬天下的他,写下了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们为改变乡村面貌而努力奋斗的动人场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富强的百年,也是中国农村不断变迁的百年。从土地革命到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村从一穷二白完成了向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伟大飞跃。今天,在立波先生的家乡,在清溪村,在谢林港镇,在益阳,一场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正在上演。

立波先生故乡的巨变

今天的清溪村,依然有禾场、谷仓,依然有山茶、荷塘,但人们的生活面貌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这个曾经的偏远乡村,早已成了一个毗邻中心城区、地理交通优势明显的村庄。在这片总面积2.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5650人,农业人口2063人,党员103人,年人均收入达到了32300元,村集体经济资产达2000余万元。

2.jpg

清溪村所在的谢林港镇,面貌也已今非昔比——全镇辖区面积79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4.1万人,石长铁路、益桃一级公路、绕城高速、益马高速等公路、铁路干线贯穿全境,新建设的益阳高铁站及益阳高铁新城选址该镇,区位条件优越。全镇生产总值达到8.85亿元,年增长10%;财政收入2450万元,年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9452元,年增长9%。

这一切都得益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乡村振兴的不懈追求。

2008年以来,清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名片,展示了作家与作品、田园与民俗、传统与现代相融的乡村旅游特色,打造了集爱国主义教育与乡村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点,相继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幸福村、中国绿色村庄、首批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中国特色村等国字号品牌荣誉,接待省内外游客数百万人次。

3.jpg

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不断加快,清溪村山乡巨变景区再度发力,全面提质改造,打造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智慧乡村展示平台、田园康养体验基地。如今来清溪村旅游观光的人数越来越多,原本以传统种养业和务工为主要产业的村民,基本转型成乡村振兴与旅游接待服务业的主力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迅速,村民幸福指数明显上升。

2017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谢林港镇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打造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比如,通过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扶持体系,积极发展家庭农场,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通过积极发展休闲体验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建立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共享机制,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避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了而普通农户得到实惠不多的情况发生。

以上种种举措取得丰硕成果。

走出一条全新模式振兴之路

如果仅仅止步于此,清溪村、谢林港镇的乡村振兴,也只能算是按部就班、平平淡淡而已。

但是,善于创新发展的益阳显然不会止步于此。

2018年,根据市、区两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筹划,由湖南清溪文旅集团实施的山乡巨变第一村-清溪村景区提质改造工程启动,对清溪村的空间结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

4.jpg

该工程以城市文化主题公园、智慧乡村展示平台、田园养老体验基地的建设理念,联动北峰垸、谢林港村、玉皇庙村、复兴村、鸦鹊塘村开启乡村振兴建设,打造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特色突出、文化浓郁的周立波故居文化园、乡土文学研学基地,塑造全新的清溪村旅游区。

不仅如此,这一工程还将清溪村旅游区扩展到了整个谢林港镇,更加充分地塑造山乡巨变的总体概念,在规划上形成“一轴两核五廊六村”的“泛清溪”发展格局。

5.jpg

已经完成的投资1.2亿元的一期工程精心打造的印象广场、连环画长廊、清溪荷塘、立波梨园等14个景点一经亮相,就吸引了数万人次观景游览。游客服务中心等管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清溪农家房屋前后景观改造、立波小街绿化提质、民居改造以及清溪村污水、清溪溪流环境综合整治处理等工程更是充分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二期工程中完工的清溪剧院,则成为文化宣传主要阵地,以《那山那水那乡愁》为精品旅游主推剧目,积极打造“一剧一院”益阳文化艺术坐标,实现了旅游+文化的完美融合。

6.png

而正在建设的三期工程完工后,清溪景区将形成完整的“互联网+旅游+文化+养老”的新型业态链,蜕变为全能型的高端综合文化旅游商业体。

这是一个产业上呈现“现代农业产业、名人文化产业、乡愁文化产业、田园山居休闲产业”同步开发景象的发展集群,使得清溪村整体产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清溪村、谢林港镇的变化,只是益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变化的一个缩影。

经过8年的努力,益阳如期完成全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截至2020年底,29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8.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安化县顺利提前摘帽,“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全市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底的1662元提高到2020年底的10901元。

7.jpg

近年来,益阳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着力推进乡村振兴,2020年,益阳市荣获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市州称号,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8818元,超全省平均水平2233元。

市委、市政府对乡村振兴更是高度重视,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益阳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成立了书记、市长牵头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和人员配备,市、县、乡、村各级从思想和行动上自觉落实落细乡村振兴战略。

目前,全市已构建起完整的“1+7+9”乡村振兴规划体系(“1”为全市总体规划《益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7”为7个县(区、市)规划,“9”为9个专项规划),并依据总体规划,结合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区建设、大通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等重点工作,对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十四五”规划衔接统一。同时,将乡村振兴纳入对各县(区、市)、相关市直单位绩效考核内容,严格考评兑现。

成果自然也是丰硕的,比如:

——近几年来,安化黑茶、南县虾稻米、桃江竹笋、沅江芦笋等一大批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崛起;

——创建了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茶乡花海、罗文涂鸦、农业嘉年华、“国联+清溪村+高标准基地”成为三产融合样本;

——大通湖区“三格式化粪池+小微湿地”改厕经验、美丽庭院整治“六个一”模式在全国推介;

——建设了国、省级绿色食品基地12个,拥有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农产品468个。

——全市以移风易俗为重要内容的村(居)规民约覆盖率达100%,建立村级红白理事会1425个,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全市现已建成各类非遗展演展示场馆14个、非遗传承传习及培训基地16个,行政村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村民活动广场和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

这些,显然只是一个开始。

08ad79cf-728c-4686-bb63-7073ad1fd1f3.jpg

今年5月8日,益阳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益阳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在《山乡巨变》上卷的末尾,周立波这样写道:

“雪下着,一会儿就把人们的帽上和肩头都落白了。田野静静的,人们踏着路上的干雪,各自回到各自的家里,等待着开天,等待着春耕的开始,以便用自己的熟练的、勤快的双手,向自然、向黑土,取回丰饶的稻麦和果实。”

9.jpg

在周立波故居原址,作家周立波创作出《山乡巨变》

观潮君看到,在今天的清溪村,在今天的谢林港镇,在今天的益阳,无数的人们正为乡村在新时代的振兴努力着,用汗水浇灌着脚下的热土,创造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微信图片_20211024200653.gif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张兴诚 刘 慧婷

编辑:岳敬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