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谈镇兴⑥|打造三大支柱产业 新市渡镇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11111.jpg

编者按: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站在新发展阶段,如何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关键。为充分展现赫山区各乡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实践,红网益阳站、赫山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乡村振兴看赫山》系列报道,从镇、村两级探寻乡村振兴发展的赫山经验。

红网时刻记者 王新凤 视频 徐伟 通讯员 彭朝霞 益阳报道

两岸青青翠竹,悠悠志溪河眼看就要扎入资江了,却在这里扭动了一下腰肢——多少年来,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镇人民依水而居,因水而兴,一座现代新镇便矗立眼前。

343993226504253356.marked.png

志溪河穿镇而过,两岸民居错落有致。

新市渡镇位于赫山区西南部,距中心城区仅10公里,距高铁新城仅5公里,形成了“春可品茗,夏可采莲,秋可摘果,冬可挖笋”的地域特色。

“我们这里千年志溪风光旖旎,古渡口岸水韵悠悠,万亩竹林郁郁葱葱,乡间荷塘摇曳如诗,有机茶园清新怡人,绿色果蔬品质优良,生态农庄美轮美奂,精美凉席独具风格,养老公寓医养结合......”谈到本镇的特色,在新市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湘的眼睛里,读到的是满满的信心。

竹凉席产业走上电商新路

新市渡镇素有“楠竹之乡”的美称,毛竹栽培历史悠久,境内竹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竹林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毛竹生长周期快,面积广,条杆匀称,纹理细腻,选择范围广,利用率高,是理想的原料,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巨大,适合发展竹制品产业。

27574192448680416.marked.png

新市渡境内植被茂盛、空气清新。

依托这一优势,当地农民将竹凉席产业做得风生水起。凉席产业鼎盛时期,新市渡镇从事凉席加工及上下游的经营户有1200多家,其中规模加工厂近40家,每年产值达3个亿,从事凉席相关工作的劳动力有一万余人。

依靠竹凉席加工,新市渡镇村民不需要外出打工,便可丰衣足食。并且因凉席加工环节需要庞大的手工劳动力,镇域内现有劳动力已无法满足凉席产业加工需求。目前周边如沧水铺、龙光桥等乡镇(街道)均承接了大量的手工加工业务。

开展环保整治后,新市渡镇上中下游从事凉席生产、销售的企业仍有近百家,粗加工厂有十余家,在位于产业链下游的精加工与电商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竹郎凉席制品厂,为一家凉席产业精加工和物流电商相结合的综合性厂,在制作凉席的同时,开办了物流厂,用工近60人,每天发货近3000件。

dsc_8360.marked.jpg

工人们麻利地串凉席。

走进竹郎凉席制品厂,只见几名妇女正坐在椅子上麻利地用牛筋线串凉席。1994年出生的刘润聪是该工厂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生产的竹制品品种十分丰富,主要有床铺凉席、办公室座椅垫、沙发垫、汽车座垫,近几年,沙发垫和汽车座垫销量火爆,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我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销售渠道,有稳定的客源。电商渠道打开以后,形成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形式。”刘润聪一边打开电脑上的淘宝店铺,一边介绍道。

如今,新市渡镇从凉席生产原料、加工、出售等一系列环节发展均较为成熟,“天削筷”“麻将凉席”已打入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发展广阔。自凉席产业园建立后,形成“中间在内,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让凉席产业发展得以“涅槃重生”。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大做强凉席产业,整合相关资源极力支持发展本地龙头凉席企业,打造凉席小镇,打出新市渡镇域品牌,助推凉席产业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刘湘说。

生猪“拱”出致富路

新市渡镇为赫山生猪养殖规模最大乡镇,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之前,年出栏量达10万余头。现存下来的三百余家规模养殖户均已进行环保升级改造,现存栏2万头。

近年来,新市渡镇自搭桥村大力推动生猪养殖发展,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生猪养殖大户,在规模上和技术上都得到了快速进步,有力地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328916259730450860.marked.png

新市渡镇茶园航拍图。

初秋的清晨,太阳在薄雾中刚刚升起,伴随着鸟儿欢快的鸣叫,在新市渡镇自搭桥村的爱群种猪扩繁场,自搭桥村党总支书记李世忠已经开始拌料给猪喂食了。

“现在我这个猪圈里生猪存栏量600头,一年下来,收益还算不错。”他告诉记者,为了遵循绿色发展原则,都按要求建设标准化猪圈及环保卫生设施,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科学化管理。

养猪之前,李世忠对养殖技术一无所知。但他没有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看书、请教兽医、去湖南农业大学培训,时间一久,他的养猪技术越加精湛,成了当地有名的兽医。

技术到手了,他不吝传授,带动村民一同养殖生猪,免费提供疫苗、看病、催产、阉猪……几年来,200多户村民走上养猪致富之路。每个养猪户家中都留下了李世忠奔波的身影。

“我的目标是带领乡亲们形成生猪养殖产业化,让更多村民加入到养猪的行列。”看着圈里长势良好的猪群,李世忠充满信心地说。

今年,新市渡镇大力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生猪养殖规模稳中有升、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市场供应保障有力,养猪产业的良好发展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门路。

“铸造之乡”的新动力

新市渡镇精密铸造产业发达,素有“铸造之乡”的美称,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民间就成立了铁业社,至90年代,以华新铸造总厂为代表,全镇共发展大小铸造企业20余家,2000年以后,该镇党委政府对镇属铸造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并顺势而为启动了铸造工业园建设,为全镇的这一传统和支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据刘湘介绍,新市渡镇铸造工业园于2003年开始建设,宏光、兴旺、永诚为该镇传统的三家工业铸造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检测手段和管理经验,为新兴铸管、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湖南兵器集团和广东德力柴油机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优质产品。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3家规模以上铸造企业通过进行技术改造、融资等形式,实现了企业快速发展,平均每年生产产值近亿元,完成税收近300万,成为新市渡镇纳税主力军,并提供就业150余人。

在铸造工业园,宏光公司董事长刘继红介绍:“我们三家公司主要产品有工业缝纫机铸件、汽车铸件、柴油机铸件、农机铸件、阀门铸件及各种机械铸钢配件等达400多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江浙、上海、两广、港、澳、台等地区,同时还有部分产品出口美、日、英、德等国,年产值上亿元。”

不仅如此,新市渡的铸造产业触角进一步延伸,目前已经与湖南兵器集团合作,在部分军品保持了高度的融合,用他的话来说:“从自来水管到汽车配件,从省内国内到非洲中东地区,我们的产品已经开始飘洋过海了。”

同时,兴旺铸造冲天炉技改项目已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宏光铸造投入800万元,新建一条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和型沙处理线,具备年产各类铸件1.5万吨的生产能力,产量提升3到4倍,行业内竞争力迅速提升,预计全年增加产值3000万。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石。新市渡镇通过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打开了乡村建设新思路,走上了一条通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新凤 徐伟 彭朝霞

编辑:刘丽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1/09/21/1018506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