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上门为返桃人员登记信息。
深夜,刘霞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核对数据。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左珊珊 益阳报道
7月底,“德尔塔”来势汹汹。在益阳市桃江县按下暂停键之际,却有这样一群人,在看不到的无声“战线”上,勇敢“逆行”。核查“三码”、排查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上报数据、疫苗接种……他们是疫情排查的“大脑”,与时间赛跑,与病毒交锋,他们就是社区基层工作者。
桃花江镇杨家坳社区刘霞便是其中一位。31岁的她身兼数职:网格化管理员、扶贫专干、妇联主席、疫情防控专干。尽管才任职半年,因工作出色多次被县督查组高度肯定:“这个姑娘我有印象,做事特别扎实,工作搞得非常好。”
每天一睁开眼就要奔赴“战场”
对于刘霞来说,刚过去的这半个多月,如同参与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江苏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开始发酵,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其中包括我省张家界和凤凰。7月30日凌晨,益阳市新增1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者蔡某霞,初步判断为北京确诊病例刘某果夫妻的密切接触者,家住赫山区铂金汉宫,在确诊前还在餐馆参加家庭聚餐。全市防疫形势空前严峻。迅速排查出旅居张家界、凤凰人员,以及与刘某果夫妻的密切接触者成为全市防疫工作的关键。
杨家坳社区辖区内常住和在家人口2125人。要迅速排除并登记所有人员行程、核酸以及疫苗接种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是刘霞的工作。根据网格员以及工作人员反馈的信息,刘霞要迅速汇总,电子造册,并每日上报。2000多人的数据建档原本就是一项“大工程”,而且疫情在变化,数据也在更新,再加上部分网格员信息填报不规范,还需电话再三核实,工作量骤增。为了和数据赛跑,刘霞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连水都顾不上喝。因为自身体重偏重,又无暇运动,一整天下来,双脚也肿得厉害,有时挪都挪不动。但刘霞乐在其中:不到48小时,社区‘三码联查’工作就已全部结束。
同时,刘霞还负责张家界返桃人员核酸检测。7月28日,辖区排查出5人从张家界返桃。虽然自知有感染风险,但得知信息的第一时间,刘霞和乡村医生潘明就上门登记信息,安排其前往桃江中心医院做核酸检测,并实行居家监测。在监测体温的第三日,4人突然体温偏高。得知这一情况,家人非常担心,但刘霞未有丝毫犹豫,迅速将其送往中心医院,所幸并无意外。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桃江县防控措施也在不断升级,将排查时间提前至7月15日,所有县外返桃人员都要登记、做核酸检测。这意味着,工作量又大大增加。根据刘霞统计,期间共登记、检测55人县外返桃人员。“每天一睁眼就要奔赴战场,根本没有歇一口气的间隙。”刘霞感叹,每天凌晨五点出门,深夜十一点回家已成家常便饭。
不觉工作辛苦,希望更多人理解和配合
随着后期疫情得到控制,防控重点转移到疫苗接种“清零”工作中。虽然是“数据员”,但是有时工作人员紧缺,需要上门接送群众接打疫苗时,她二话不说,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转战另一个“战场”。在单位、医院以及居民家里不停往返的刘霞,就像个陀螺一样不停打转。
但是,刘霞并不觉得辛苦。相反,部分居民对工作的不配合倒让刘霞颇感心酸。“觉得我们的工作是在给他们生活添麻烦。”刘霞无奈地说。有一次,得知一名居民从长沙返桃,刘霞立即与其取得联系,通知她做核酸检测。当时,那名居民已经在长沙做过检测,所以觉得没必要。刘霞反复解释,这是县里防控措施,必须要落实,这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结果非但不被理解,却被对方怼“在没有官方文件写明具体要求,可能在我看来是可做不可做,这样让我觉得就是强制”“就算警察上门抓人也得拿着他的警察证明和盖章的逮捕文件”。再三劝解下,对方才同意做核酸检测。
“大家以为朝九晚五的工作,其实都是这样的:按时下一次班都是惊喜。请对我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支持。都是服务于民,我们却牺牲了小家。”这是刘霞微信朋友圈的一段感叹。她愧疚地说,每天出门太早、回家太晚,自己已经很久没有陪过4岁的女儿,每天看到的都是她熟睡的模样。
不过,所有的心酸都值得。杨家坳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多次被县督察组以及镇上点赞,无论是“三码联查”还是疫苗接种“清零”工作,完成速度在全县都排名前列。
来源:红网
作者:左珊珊
编辑:岳敬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1/08/17/978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