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色百年|追忆“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许光达!

图片

经常乘坐长沙地铁2号线和4号线的朋友,或许很熟悉一个站点,那就是“光达站”,这个站点的命名与一位大将息息相关,那就是“铁甲元勋”许光达。

今天的《红色百年》

我们去到位于

长沙县黄兴镇的许光达故居

一起追忆

被毛主席称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许光达

图片

在许光达故居门前的草坪上,停着一辆62式坦克,编号001,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代轻型坦克。这样的陈设,是对“装甲兵之父”许光达永远的纪念。

图片

1908年11月19号,许光达出生在长沙县黄兴镇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月,许光达成为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当时蒋介石要求黄埔军校跨党党员,要么退出共产党,要么退出国民党。面对选择,许光达没有丝毫犹豫。许光达纪念馆讲解员杨琦:“许光达没有丝毫犹豫,在党籍重新登记表上旗帜鲜明的写下了宁死不退共产党。”

对党绝对忠诚的许光达,在军事上也有着卓著的才能。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1947年8月,国民党军队进犯陕北,许光达率领晋绥野战军第3纵队阻击,成功掩护了中央机关转移,扭转了陕北战局。史学家评价许光达是中央机关的保护神。讲解员杨琦:“许光达带着各个旅长是登高而望,指着对面下令道,看到没?毛主席和党中央就在对面,就算敌人的炮弹落在我们身上,也不许退后一步。”

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光达受命组建装甲兵。当时,一穷二白,组建一个新的兵种,难度超乎想象。许光达却说:“军委让我搞装甲兵,我拼死拼活也要把任务完成好,我这后半生就交给装甲兵了。”在他的领导下,1951年3月,装甲兵组建仅4个月,一支协同作战的坦克部队就出现在朝鲜战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了军威,展现了国威。

图片

许光达一生功勋卓著却淡泊名利,多次“让衔、让级、让位”,故居中的“让衔碑”叙说着这段佳话。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当许光达得知中央授他大将军衔时,深感不安,决定申请降衔。起先,他向军委副主席贺龙当面提出降衔申请,但几次面请无果。于是,许光达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降衔申请书”。

他在信中说:“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戴四星,心安神静吗?不要说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许光达故居讲解员贺柳溪:“许光达也不想让战功卓著的战友们心中不安,更加是不想让组织为难,也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在组织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淡泊名利,顾全大局的一个崇高品德。”

毛主席得知许光达主动让衔后,拿起降衔申请书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对于降衔请求,党中央、中央军委始终没有同意,许光达又请求将自己的行政级别由四级降到五级,这一申请被批准。因此,许光达成为开国十大将中唯一一位行政五级大将。为此,毛主席写下: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游客詹伟文:“他的让衔故事让我很有感触,他的这种谦让的品质真的值得我们去学习。”

图片

2018年,长沙县决定对许光达故居进行修缮,需要将许光达大将埋在“让衔碑”下的骨灰进行迁移。许光达大将之子许延滨召开家庭会议,最终决定不惊动当地政府领导,将许光达的骨灰撒向浏阳河中。大将骨灰的让位,也成了后人们对许光达“三让”精神的最好继承。

来源:938潇湘之声

编辑:廖浩宇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