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近年来,益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取得突出成效。回看益阳市精准扶贫之路,各地镇镇有声,村村向上!靠的就是益阳干部群众的坚守与努力!决战决胜之年,红网益阳站联合各区县市融媒体中心、分站推出《决胜2020,看益阳山乡巨变》系列报道,讲述益阳脱贫故事。此为桃江篇章。
亿阳仑竹笋生产专业合作社被山环绕。
合作社内的员工都是本地村民。
加工后的竹笋。
红网时刻记者 刘慧婷 通讯员 刘育东 益阳报道
满山青翠,郁郁葱葱,沿着一条百合溪,几条蜿蜒的村级公路呈带状横亘山林间,村民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稳度日。这是如今益阳市桃江县马迹塘镇益阳仑村的景象。
对比从前的益阳仑村有了大变样。直至2019年,益阳仑村整村退出了贫困序列,村民们的生活有了新变化。
益阳仑村地属偏远山区,过去,人们即便是到了马迹塘镇,也不知道在山里还有这么个村子。从镇上前往村上,还要驱车花费四十多分钟穿过泥泞的山路。这里还曾流行这样的歌谣,“嫁人不嫁百合溪,四十八路水岩矶……”大意是,村里没有桥没有路,只有溪水多,村民出行要把岩石当路基。
因着地势偏远,益阳仑村成了深度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415人,贫困发生率14.62%。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这是以往大家对益阳仑村的评价。
2018年,桃江县农业农村局肖吉安来到了益阳仑村,担任驻马迹塘镇益阳仑村工作队队长,兴修公路、电力改造,大力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走访调研过程中,他发觉益阳仑村的优势在于山。“竹笋资源是我们桃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用好2万多亩竹林,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挖掘竹笋资源,建立起一整套扶贫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就能有效实现了企业和贫困户之间的双赢局面。”
这时,返乡创业青年何震与益阳仑村村支书王建军说起自己瞄准了竹笋市场想办厂,“哪儿都不用去,要搞就在自己村里搞。”于是,以何震牵头、村民入股,以“基地+合作社+公司”的模式,相继成立了益阳仑村经济合作社、亿阳仑竹笋生产专业合作社、桃江县亿阳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
就这样,何震在家门口开起了厂房,就地取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合作社刚一成立,就带领村民开展笋竹林技术培训,增添了村民发展笋竹产业的决心信心。建成笋竹基地后,还采取一系列丰产栽培措施。扶贫队算了一笔账:竹笋每亩产量可达2500至3000斤,每亩可实现收入2500元以上,加工成笋干后,每年亩产值可达近6000元。
2020年,合作社还新建设一条加工路线,建成后,竹笋产量还将翻倍。
利用两年时间,益阳仑村实实在在“挖”出了一条脱贫路。目前已发展贫困户建立笋竹基地家庭农场14个,安置本村多名贫困户及60多名剩余劳动力,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村竹笋产业的发展。
如今,益阳仑村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做强龙头企业桃江县亿阳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和益阳仑竹笋两用林丰产示范基地、旱杂粮基地两大基地建设,深山里也有了大盼头。
来源:红网
作者:刘慧婷 刘育东
编辑:钟浩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0/08/17/817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