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桃江鮓埠乡:回汉同胞携手共建秀美绿洲

绿色长廊。

绿色长廊夜景。

红网时刻 通讯员 陈耀新 谢畅 益阳报道

长5100米,跨度82米,面积178500平方米……在资江中游北岸的桃江县鮓埠回族乡境内,一条四季如春的绿色长廊,自北向南从花园台、军功嘴、大水田三个自然村穿境而过,格外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道路两旁休闲散步的回汉同胞络绎不绝。

“这条绿色长廊是整个资江中游北岸规模较大的乡村风光带,也是桃江县资江江北地区一个乡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主体工程,于2019年10月完成溪港清淤疏浚、坡面衬砌、雨污分流及两边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等全部工程,至今年春季这一带不仅告别了‘热天臭气熏天、灰尘弥漫,雨天污水四溅、泥泞路滑’的日子,而且还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鮓埠乡乡长李鹏辉介绍。

曾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湖南省文明村镇”等先进称号的鮓埠回族乡,是益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回族人口占45%。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目标,带领回汉同胞携手共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秀美绿洲。 

竹木胶板制造业在该乡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至2017年全乡年产值在1000万元—6000万元的竹木胶板厂已发展到32家,可以说是占到了全乡经济收入的“半壁江山”。但随着该项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2018年3月以来,该乡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大刀阔斧对全乡竹木胶板厂进行整治,至今年7月上旬已“关停并转”11家,通过技术改造取得国家排污许可和环保批复14家,其余几家正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技术改造。这些企业通过环境整治,真正实现了“企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理想效果。

本县三堂街镇的企业老板胡凤舞和李建兴最早来鮓埠乡合伙创办了“万康木业有限公司”。去年,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行企业技改,带头投入资金新建和完善排污、环保设施,美化绿化了企业环境;今年,他们的胶板厂虽然受到了一段时间的疫情影响,但于3月中旬复工复产后,其生产经营形势比前几年还要好。近4个月来,110多名本县本乡的农民工踊跃来他们厂里打工,其中10多名因病因残致贫的员工都在自己的家门口可获得每月5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畜禽(水产)养殖经营是鮓埠乡的另一大主导产业,但由于该乡紧邻资江河畔,部分养殖场对环境也造成一定污染。2018年11月至今年7月,乡党委、政府在组织乡、村、组干部上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共组织拆除各饮用水源地范围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32处、水库投饵养鱼网箱两处;引导19家规模养殖户进行了养殖场提质改造和畜禽粪污科学处理综合利用,也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目标。

大水田村养鸡专业户詹属龙于2017年4月在非饮用水源范围内的大水田村一片竹木混合林地里办起了一个年饲养12000羽的养鸡场。2019年5月以来,该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进一步增加投入对养鸡场进行提质改造,通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提升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获得50多万元年纯收入的同时,还供给了本村20多家种植专业户和临近汉寿县一家肥料生产厂的有机肥原料。

来源:红网

作者:陈耀新 谢畅

编辑:田伶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0/07/24/778103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