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祝海竣为村里农户出谋划策。
红网时刻益阳3月6日讯(通讯员 王晓明 常佳玉)“天气比较冷,建议用25%咪鲜胺2000-3000倍液浸种灭菌。”3月5日,在益阳市赫山区八字哨镇高粱坪村,95后返乡大学生祝海竣正在为农户春耕备耕“出谋划策”。
祝海竣是湖南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受疫情影响,开学时间延缓。宅家的他一直关注疫情的即时动态,与村支书父亲出“金点子”,充当疫情“小喇叭宣传大使”,传达最新防护知识,父子兵齐上阵战“疫”魔。
眼看春耕在即,村里的农户害怕疫情宅家不动,祝海竣又担心误了最佳耕种时机,怕今年收成会受到影响,他主动入农户家进行心理疏导,“伯伯,在党和区里全民的努力下,我们赫山疫情暂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只要做好防护措施,您可以开始耕种,不要怕”他耐心的鼓励农户,以点带面,带动全村的农民都及时耕种。
3月5日,得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湖南农业大学成立双季早稻育秧及粮食生产指导调研组,祝海竣立马报名,成为了赫山区的一名指导员。为水稻种植户提供选种选肥选药剂技术指导,跟进育种移栽、配方施肥等。截至3月6日,高粱坪村秧田复产率已达到100%,稻田也在陆续耕种。
“这既是农学生的义务所在,又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基层实践”祝海竣说。
来源:红网
作者:王晓明 常佳玉
编辑:刘丽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0/03/06/6839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