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在“疫”线 | 李良:病房里的日常温暖又充满力量!

????_20200302095130.marked.jpg

李良为病友献上一束花。

????_20200302095153_???.marked.jpg

李良与“战友”收到了云南捐赠的鲜花。

红网时刻记者 王新凤 通讯员 王颖 整理报道

时间:2020年2月28日

坐标:湖北黄冈

讲述者:益阳市第一批支援湖北黄冈抗疫医疗队护士李良

以下摘录自李良的“疫”线日记:

2020年2月28日 雨

今天是下新病房的第三天了,所有的工作都在有序进行中。新区与老区不同,病房是“一”字排开的,光走廊就有三四百米,还有那么多的病房,在层层防护下体力是种考验,光有体力不行,还得有耐力,所以我们只能不断优化我们的护理工作,求省力的同时也要保证救治护理工作不耽误。

我们第三小组的成员都是棒棒的,虽然年纪轻,但都是业务小能手,做事认真、细心、高效率。在完成本班相应治疗护理同时,作为组长的我时常和小伙伴一起给病友做心理辅导,加强病友们战胜病魔的信心。疾病是凶险的,人心是温暖的,我始终相信有效的人文关怀有益于病友的身心健康,在病房里能够听到病友亲切的呼唤和渐渐展露的笑颜,我们所有的队员也倍感幸福。

02d7d62b1889f80c582b7c90a07d037.marked.jpg

李良与25床病友合影。

幸福来之不易呀!在一道道防护之下,我们说话的声音要调高,加上有语言交流障碍,与年迈的病友沟通,总是难上加难。幸好我们病房里来了“及时雨”――25床的一位小哥哥,他自告奋勇对我说:“我是麻城本地人,我可以帮你们和上了年纪的人沟通,我身强力壮,也可以帮你们干活,我看你们都挺辛苦的,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出院以后一定要摘下口罩,与你们每个人都合影留念,太感激你们了。”现在当我们在言语交流上遇到困难时,身后总是有这位可爱的小跟班。

1_???.marked.jpg

李良与82岁的肖爷爷合影。

六床的肖爷爷到病房的第一天,我便注意到他气质不同,说话时语调温和、语速不紧不慢,还操着一口普通话。爷爷四肢有些颤抖,但说话中气十足,在帮爷爷做生活护理时,我在凳子上看到了他的身份证,1938年的,我说爷爷您高寿呀,退休前干什么工作呀?果不其然,爷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的老师。每天上班忙完治疗和护理,我会来到爷爷的房间,陪他说说话。爷爷一边打着点滴,一边翻看《历史选择了邓小平》。他的话语和他读书的身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心里。我对爷爷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调整心态,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也要向您学习。祝您早日康复,‘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他笑得非常开心,在他眼里,我看到了光芒。

编者按:记录一线故事,汇聚抗“疫”正能量。红网益阳站联合益阳市中心医院共同推出《我在“疫”线》系列报道,记录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真实日常。

相关链接:

我在“疫”线丨庄水龙:宝贝,爸爸治病救人,只想成为你的英雄

我在“疫”线 | 卜丽兰:非典时期我在岗,今天我同样在岗

我在“疫“线 | 周双双:我将要在黄冈实现我的战地情怀了,请你们放心!

我在“疫”线 | 刘海燕:没有一个人喊累 这就是“医”家人的情怀

我在“疫”线 | 卜晴:寒冬入尾,春暖花开之日已近

我在“疫”线 | 罗织萤:在忙碌而又不舒适中的工作中,到处都有爱温暖着我

我在“疫”线 | 何正兵: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高地

我在“疫”线 | 李芳:希望我们这次逆行,能唤醒这座城市原有的热闹和祥和

我在“疫”线 | 张娉:抗“疫”刻不容缓 汗水书写必胜的信念

来源:红网

作者:李良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20/03/02/682552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