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县经开区:让鞋企来了两回就想安家

????_20191119101606.marked.png

弘祥鞋业的生产线。

_abc8991.marked.jpg

南县经开区在建的新厂房和新道路。

红网时刻 记者 刘志雄 通讯员 张智勇 益阳报道

南县经开区鞋业产业园“起跑”刚满半年,第一批来此投资建厂的弘祥鞋业负责人杨俊最近却忙起了“找朋友”。

“我能减少朋友建厂的考察成本。”杨俊说,他决定到南县投资便只来了两回。

在南县这半年的体验,让杨俊心甘情愿当起南县经开区招商的说客,在他的介绍下,鞋产业园最近又新入住了两家鞋企,现正紧锣密鼓的安装设备。

杨俊此前在温州、咸阳都有办厂,随着沿海人力成本的增加和工业用地的存量减少,杨俊在温州的厂房既生产线需要升级换代,也面临边际效益开始递减。

“去年在北京碰到南县的朋友说‘何不去南县试试?那里适合你’,我抱着看看的心态第一次来了南县。”杨俊与南县的初识没发生故事,但那次考察让他觉得,这里将是自己企业成长的沃土。

“尤其当地政府对企业的重视和工作人员的态度,让我感受很深。”后来第二次来,杨俊就没走了,他开始看厂房挑厂址办营业执照。最终项目的签约时间恰巧是2月14日。

在南县经开区,弘祥鞋业的厂房三年免租,第四、五年租金减半,加上其他各类优惠性政策,新来的企业能更好地渡过起步阶段。

项目签约后,各类行政审批流程均被南县经开区合法合规压缩,如两天内完成工业用地的预审,只是这里的规定动作。在政企双方努力下,弘祥鞋业的项目5月份就开始了生产。

投产半年,现在每天有5000双鞋在这下地,但2条生产线杨俊只开了1条。“其实水电气这种配套设施都有保障,但我5月份投产的时候已经很难招工人了。”杨俊说,“最初一天只有几十双的产出,现在能到5000,已经超出预期了。”

生产线架好后,工人的数量成为唯一限制弘祥鞋业生产的要素。其实为了解决用工问题,南县早在2018年便已经在全省率先建成信息化人力资源市场,成立用工大数据平台。但这是企业的季节性难题,招工的信息被乡镇、街道广泛散布,弘祥的产量也与日俱增。

“我有信心年后就将两条线都启动,到时候可以达到12000双每天。”在弘祥的物料配送计划中,扩大生产的原材料已经上了日程。这个信心很大程度来自南县智慧用工大数据库中的超过17万条的人力资源数据。

除了政策优惠、用工方便、厂房宽裕,南县吸引杨俊的,还有这的地理位置。作为一家原材料和市场两端在外的企业,物流是成本的关键。弘祥现在的原材料几乎都经长沙周转,成品大多发往广东、福建等沿海,它的出口量占到产量的70%。“南县和这些地方都有固定的物流线路,算起来运输成本比之前在温州还划算。”杨俊说。

“其实现在厂房还不够用,来的企业正越来越多。”南县经开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明年6月又将有一批新厂房投入使用,“那时候鞋产业园将更加完备。”

打造鞋产业园,是杨俊等几家鞋企和南县经开区共同的愿景。在规划设计之初,南县就高起点的走标准化道路,标准化厂房、标准化配套建设、标准化企业准入机制和管理机制等,后续的招商均将围绕补链延链进行。杨俊等鞋商从沿海往内迁,标准化是他们生产升级的必经之路,标准化不仅意味着规范,也意味着更广的成长空间。

“打造一个产业园,可能要5年甚至8年,但打造成功后,对本地的影响是长远的,这将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采访期间,杨俊和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之间少有客套话,交流大多直奔主题,语言直接,在简单的语言里,满是双方的真诚。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张智勇

编辑:刘丽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19/11/17/624136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