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通湖北洲子镇:多样“立体”套种 鼓起贫困户“钱袋子”

2f29f6a1-b277-4002-acb8-608dc6bdc7ec.marked.jpg

李建兵在地里劳作。

红网时刻益阳7月16日讯(通讯员 宋梅 实习记者 李璐)“现在家里的10多亩土地都流转给合作社改种萝卜南瓜,一季萝卜一季南瓜,每亩增收1000多元,是种棉花的三四倍;我和妻子又都在合作社打零工,每人每天能挣180至200块钱,加上土地有租金、合作社年底分红利,一份土地四份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面,好得很!要是像以前一样几亩旱地都种棉花,每亩只能挣600元左右,除去人工成本,入不敷出,辛苦一年到头却没有什么收成。”7月11日,南县北洲子镇北胜村村民李建兵边采摘南瓜,边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种棉花与果蔬两季套种的经济收入账。

近年来,北洲子镇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主题,聚焦“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的核心,把农业结构调整和贫困户增收致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湖区农渔优势,结合湖区旱地和水田实际特点,做好作物生长时间差和空间差这篇文章。“我们村大力发展套种模式,在水田内套种小龙虾、螃蟹,旱地内则采用果蔬与棉油套种的模式。”北胜村村总支书记刘乾坤说道,这种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不但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而且使农林渔各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拓宽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渠道。

同时,水田套种虾蟹在湖区发展迅猛,水田流转费高达800元每亩,水田遇见了“最好的时代”。但一直单季种植棉花和油菜的旱土,却依然在“徘徊不前”。2017年,一家名叫四通蔬菜种植合作社看上了湖区这片旱地,最终选择在北洲子镇北胜村落地,当即以580元每亩的高价流转了1200亩旱地,进行萝卜南瓜套种。原来,湖区的旱地有着沙质的特点,恰恰适合果蔬生长,而湖区四季分明的气候由正好适宜喜好沙质土壤的萝卜南瓜,两季套种,不间断收播。“以前农户单棉花或者油菜,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进行管护,加上种子、肥料等的投入,一年下来农民基本上是收入甚微;现萝卜套种南瓜,冬春萝卜,夏秋南瓜,每亩产量最低收入约5000元,是种植棉花、油菜的好几倍。”该合作社负责人刘新春说道。“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济效益模式,合作社统一种苗、技术指导、管理,鼓励贫困户、特贫困户、残困户等农户以土地入股,发展萝卜南瓜套种,贫困户参与种植和管理,实行利益联结机制到村到组到户到人。

“按亩产5000元计算,每户贫困户在萝卜南瓜套种中将增收3000元以上,若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还可常年在合作社内务工,每月至少增收2000元,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该镇分管农业负责人现场算了一笔致富账。

在大力发展长效产业的同时,北洲子镇考虑到以时间短、产效快产业来弥补长效产业带来的不足,因此在贫困户中大力推广套种种植时,实行订单农业,合作社与省内各大超市、市场签订收购协议,保障销售渠道畅通。这样既解决了农户“种与不种”和“种什么”之间的矛盾,又能解决了“销售难”问题。

截至目前,多样套种模式在北胜村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白萝卜套种南瓜1200余亩,稻田套养小龙虾1800余亩,其他混合作物套养1000余亩,涉及贫困农户400余户1000多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当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宋梅 李璐

编辑:李璐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19/07/15/571777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