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益阳最后的修鞋匠:等修不动了,我就不修了

遇见田师傅纯属意外。

那天太阳有点大,我在姚家村一带“扫街”回来,已是汗流浃背。

1.marked.jpg

正是晌午时分,街上没什么人,只有一个老人,静静地坐在街角补鞋,跟周围川流不息的景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拍出来肯定很有感觉!”老人认真的样子一下吸引住了我。

于是我走过去,征询老人的意见,看能不能为他拍一张照片。

老人似乎有些羞涩,不过还是欣然同意了。

ff3fc597419b61497cc38d35ba76878.marked.jpg

老人的修鞋摊子前摆放着手摇补鞋机、锉皮车,里面摆满了铁脚撑、钳子、小铁锤、铁钉等工具和拉链、纽扣、橡胶等材料。

67bb8a75e80b7132ad6e934e758d65b.marked.jpg

拍照的过程中,我与老人攀谈起来。

我原以为修鞋匠都不太乐意聊起他们自身的事情,没想到这位田师傅却非常健谈。

e0d6750af5f3ca431359f4db823ec5b.marked.jpg

田师傅今年已经61岁了,头发花白,衣着干净,可能由于长时间补鞋的缘故,他的手上结满了茧子。

14bc654eef49b6d02eda804be3eb70b.marked.jpg

107f4da2dfd3b9f794772150bf1da7f.marked.jpg

田师傅每个月挣的不多,平均下来也就2000来块钱。他的工作时间根据太阳而定,天亮就出摊,天黑就收摊。夏天无论天多热,只要不下雨准出摊,冬天无论多冷,只要不下雪必出摊,他说只有出满勤,才能有更多的收入,“虽然现在很多人鞋坏了就扔掉,但我得准时在这里出现,这样才能证明这条街有我这个行当的存在。”

0e15f87a2885967b195a9833effb70d.marked.jpg

交谈中得知,田师傅的“修鞋史”已有25年。最初他在岳阳火车站旁边出摊,后来又辗转来了益阳,将摊子摆在桃花仑附近,前几年才来的姚家村。

2bdcdd8a6afbf7922a72bd4d8e5c49a.marked.jpg

别看田师傅已年过花甲,工作起来却丝毫不含糊。他的技艺娴熟,操作一气呵成。

915b236bc6c314fccbb13ce3d03de87.marked.jpg

从最初的纯补鞋,到如今的补鞋打扣修单车配钥匙,这些活对于田师傅来说都是信手拈来,在他娴熟的动作和说话都不抬头的专注里,能让人强烈感受到20多年来岁月的积淀。

2345d9daf2a5fa4dac8a6df65a1e2e0.marked.jpg

田师傅的修鞋手艺是自学的,“以前在乡下种田,机缘巧合下才来外面打拼”田师傅说,他也不知道当初是什么支撑着他选择做修鞋匠,这一修就是二十多个年头,自己也逐渐在修鞋中老去。

bbf32452efa1e58bf7bfd095a671bf1.marked.jpg

“补鞋是细致活,要有耐心,和顾客打交道要和善,不能斤斤计较,这样才有回头客。”田师傅说起了他的生意经。

我喜欢看田师傅修鞋的过程,因为我觉得一个人专注的样子真的很美,对于这样的手工艺,我心中充满了敬畏。

dsc_7434.marked.jpg

然而经济的发展正在不断地压缩修鞋匠们生存的空间。虽然他们现在的活也不少,但未来却并不明朗。

当说到行业的传承问题,田师傅笑着说:“我们这个手艺恐怕后继无人喽,想收个徒弟吧,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意学呀!”

dsc_7424.marked.jpg

几十年岁月水洗净,起起伏伏刻掌心。修鞋这一行当,终将会成为一道记忆,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隐去。

文/王新凤

图/王新凤

来源:益了个阳

作者:王新凤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19/06/01/556773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