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课的益阳市一中高一学子们。
红网时刻记者 刘慧婷 实习记者 王新凤 通讯员 陈亚平 陈缀缀 益阳 报道
4月23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重磅消息,《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推出,意味着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采用“3+1+2”模式参与高考,即2021年起,高校按新的高考制度招生录取。湖南正式成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近日,记者走访了益阳市一中和桃江县一中,来看看益阳中心城区名校和县一级中学代表,是如何为高一学子助力撑腰的。
益阳市第一中学。
城区发力,益阳名校放大招
在《方案》推出前,早在2014年,益阳市第一中学就曾多次派遣校领导、教务科负责人、各班班主任等,前往浙江、山东等先行试点省,学习选科走班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选科指导等新高考经验,并组织全校老师开展系统培训。
目前,益阳市一中将2018年入学的高一学子分配成20个班级,容纳有1100名左右的学生。入学初期,益阳市一中就为高一新生准备了一堂入学课程,就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试点省高考选科情况分析、新高考背景下几种教学形态的选择、学生应做哪些准备工作等内容,做了系统分析和解读。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堂,进行相关指导,让学生对自身的兴趣、个性、专业性有初步的了解,为正确的选择课程、学程、学层、考试、专业性倾向做足了铺垫。
益阳市一中副校长罗攀登表示,学校将根据湖南省教育厅颁布的相关要求,结合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整体设计好课程安排。既要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和国家需求,指导学生选好课,又要从学校办学条件出发,制定出及时有效的方案。
除了硬件投入,在教学班组建、老师配置、走班课表设置、电子班牌考勤等内容安排上,益阳市一中也做足了充分准备,不仅设置了一个新的规划,还与长郡中学等全省一百多所学校开展连续两次联考,进行学生选考科目调研,引导家长学生如何进行新高考选科。
“我们正在筹备召开年级家长会,为学生家长全面解读新高考方案,助力学生在选科和职业生涯规划上作出最好最合适的选择。”罗攀登表示,“我们的师资力量颇为充足,还有22名老师拿到了职业生涯规划师证书,学校也准备了足够的空余教室,即使出现选科分布的偏差,也会从全校角度出发,加强学生引导,进行课程安排的适当调整。”
桃江县第一中学校内。
迎接新挑战,县级中学老师的同步“修炼”进行曲
从二选一到十二选一,不仅是高一学子们需要面对的新选择,对老师们来说,也是一个新挑战。
从单一的成长向综合性复合型人才转变,从被动学到主动钻研,这也要求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掌握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能力,同步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我们学校的老师开始逐渐走向老龄化,对此,我们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相关申请。”桃江一中教学副校长胡往胜表示,“无论新高考怎么进行,我们都要大量引进新教师,补充新鲜血液。尽管我们现在教学条件有限,尤其是教室偏少,但根据县政府规划,我们将打算对旧教学楼进行重建,经过重建之后的教室数量将能满足三个年级的选科需求。”
但胡往胜也认为,实际上,“3+1+2”的可实操性比“3+3”更强一些。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学校在遵循“选项多的固定分班,选项少的组成混合班走班教学”的大概念下,也是能基本满足需求的。
“我们做了几轮选科情况摸排,目前而言,即使是最少的组合的政史地,也有四十多个人选择,可以基本形成固定班集体。由于桃江一中学生人数较多,基本每种组合都能形成班集体,我们会依靠大数据的支持,做好相关分析指导和课程教学,做到能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兴趣爱好,满足其选科要求。”胡往胜补充道。
体育课活力满满,新高一们综合素质普遍提升。
12种组合,总有一个适合的1pick
在学校的引导和宣传下,当前,益阳市高一的学生们都已经基本熟悉了“新高考”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自由选择喜欢的学科,让自己的特长得到发挥,在学习动力和成绩上都会是一种提升。
发展均衡的学生,可以根据职业规划去选取感兴趣的科目;有偏科情况的学生,可以避开弱项,提升整体成绩;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可以通过难易搭配,调节学习节奏。
“我们现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按以前的选择,我肯定会选择全理,但是选择全理的话,对于一个女生会比较吃力,现在这样就可以文理综合,选择物理、生物还有地理。”一谈起选科规划,来自桃江一中569班李顺风说得有理有据。
“我的短板大部分是背诵和记忆,我的优势是物理和地理,如果是新的高考模式,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个人的特长和能力所在了。”来自益阳市一中1801班的胡定中同样表达出他对新高考憧憬。
当前,益阳各个中学都在迎接新高考的改革,为高一学子助力撑腰。面对12种组合,最终,每一位学子都需要做出一种选择。如果你是这一届新高一,你会pick哪一种组合?
来源:红网
作者:刘慧婷 王新凤 陈亚平 陈缀缀
编辑:刘慧婷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19/04/28/539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