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里,背起行囊的旅客们。
红网时刻益阳2月10日讯(记者 钟浩 实习记者 曾羽璇)春节过后,返工返学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新一轮征途。火车站里,挎着满满当当的大包小包的人们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桃江花果山的罗先生一家。
老家在桃江花果山的罗先生休完春假就得回长沙工作,除了要带上老爹和孩子,春节时准备的甜酒、乡里鸡蛋、糯米粑粑、腊鱼、腊肉都是这一趟回老家的收获。“这种乡里鸡蛋很多营养的,给宝贝吃是最好的;这些腊味呢,能让老家的味道持续到长沙呢!”罗先生说,家人在身边,乡食在碗边,年味换个地方照样浓。
去上海工作的刘先生带上了老妈家里种的芋头和自制的红薯片。芋头是他做饭煮汤时最常用也最喜欢的食材,红薯片是湖南过年时桌上常摆的零嘴儿。“先把红薯煮烂,加点芝麻、酸枣进去,再碾成薄片晒干,味道也是酸酸甜甜的。”一说起这个,刘先生不由吞了吞口水。
自家种的白菜、芋头和腌鸡。
除了腊味,还有一项常出现在益阳人行囊中的就是湖南辣味。不少人都选择带上家乡特色的麻辣豆干、酱板鸭、卤菜去外地。“我在上海工作,那边的同事朋友大部分是江浙沪地区的人,所以我会带些湖南的辣味给他们尝个鲜,也可以增进他们对我家乡的了解。”来自沅江的汤女士这样说。
汤女士带上酱板鸭给同事尝。
还有一个什么都代替不了的,就是自己家特制的剁辣椒,下面条来上一勺都让人回味无穷。 “这个是无论如何都要带上的,我妈妈特意做的,味道绝对比超市里卖的要好,老公孩子都特别爱吃!” 卢女士提着一大桶自己妈妈做的剁辣椒乐开了怀。
卢女士和自家秘制剁辣椒。
春节假期即将收尾,不管走到哪里,家乡和家乡的人和物都是在外游子最深沉的挂念。这些家乡特产,不仅把年味延续到旅途中,也将思念带往了各个目的地。
来源:红网
作者:钟浩 曾羽璇
编辑:任凭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19/02/10/476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