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龚辉:脱贫攻坚“快车道”上的领路人

安化县奎溪镇新龙村村支书龚辉(左)走访贫困户。

红网时刻 通讯员 杨剑 益阳报道

奎溪镇新龙村位于安化县西部,据镇区15公里,据安化县城65公里,全村共456户人口1621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335人,是省级贫困村,也是2018年预脱贫村。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龚辉带领该村群众积极投入到脱贫致富当中,针对新龙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组织村民不断加大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资金筹措、整村推进、综合开发,该村水、电、路配套到村,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村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瞄准党建不放松,脱贫致富强基础

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之前,龚辉常年在外经商,是村上的一名致富带头人。为更好地建设家乡,带领家乡群众致富,去年,他毅然回乡参加了村支“两委”换届选举,高票当选为村党支书记和村主任。当选后,龚辉深刻认识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于是,他牢牢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狠抓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有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党内组织生活逐步实现了正常化,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不断加强,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

狠抓机遇谋发展,努力为民谋福祉

龚辉刚当选支书时,全村没有一家村办企业,也没有合作社,集体经济更没有一分钱。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打造特色支柱企业,龚辉充分利用市商务局牵头在新龙村扶贫的有力时机,通过与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调查了解,牵头采取“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成立了村级种养专业合作社。今年三月,合作社从山东引进水果玉米和小紫薯栽培技术,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租赁村民土地50亩用于种植小紫薯,20亩用于种植水果玉米。同时,免费为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提供种苗、肥料和技术支持,作物成熟后,合作社以每斤1元的保底价格进行收购,为加入合作社的59户贫困户带来了3000余元的收益。合作社还聘请2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负责作物的培育、管理和收获,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4000余元。合作社的稳步发展,也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玉米和紫薯出售所赚取的差价全部纳入新龙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年收入可达9万余元。为充分利用本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龚辉利用自己经商多年的经验,与驻村帮扶工作队一道,积极和湖南凯特密欧服装有限公司联系,在村上成立了扶贫车间,解决了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每人每月能增收2500元。

在制定全村发展规划时,龚辉提出,产业发展并不能局限于贫困户,而是要将非贫困户也进行覆盖,达到整村推进的目的。在产业发展中,对有意发展产业的非贫困户同样免费提供种苗、肥料等,确保产业发展的红利全村共享,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上下联动抓建设,凝心聚力惠民生

新龙村四面环山,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龚辉带领村支“两委”班子,积极筹措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投资80余万元,启动占地面积252平方,建筑面积941平方村民服务中心建设,主体工程已大部分完工;争取国家投入资金740余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131人的住房问题;争取上级农网改造资金100余万元,完成了全村农村电网改造,解决了全村1600余人的用电问题;与当地龙头企业湖南安化渣滓溪矿业有限公司对接,争取资金28万元,完成了村上2公里水毁河堤的修复,进一步改善了农业发展条件;投入资金161万元,启动村级公路硬化和扩改工程,涉及20个村民小组1500多人,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自筹资金10万余元,争取国家资金60万元,完成了安全饮水工程,保障了1000余人的饮水安全。由于村上没有学校,学生每天需五点多起床,到离家10多公里外的学校读书。为解决这一问题,龚辉多次向市联点领导、帮扶单位反映,积极到县教育部门寻求帮助,在他的努力下,投资80万元的希望小学项目顺利落地,并启动建设,明年就将投入使用,解决了全村60多名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以身作则勤走访,严于律己挑重担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担任村支书一年多以来,龚辉经常走村串户,进行了细致的调研摸底,详细了解村上每家每户的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本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意愿和脱贫规划有了很深的认识,也为精准扶贫、精准施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村支“两委”班子真抓实干,认真摸排,找准致贫原因和本村发展瓶颈,制定了新龙村脱贫攻坚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龚辉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处处以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和处事公正,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村民们全力支持他开展工作,形成了村支“两委”班子与村民的鱼水关系,为全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今的新龙村,伴随着一条条扶贫路的延伸,带动了村域经济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们说:扶贫使新龙村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而龚辉更是“快车道”上的“领路人”。

来源:红网安化站

作者:杨剑

编辑:罗玉林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18/09/30/53058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