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日报通讯员 文小凤
“安化县东坪镇国土规划建设环保所张某行政不作为,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4月25日,市纪委通报了6起不作为、乱作为及“中梗阻”式腐败问题典型案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瞿海对此作出批示:这6起案件均有代表性,令人警醒,发人深思。一方面要加大类似问题的查处曝光力度,警示教育他人;另一方面要采取治本之策,综合利用简政放权和“互联网+监督”等措施,从源头上治理。
这是益阳市严惩不作为、乱作为,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治理的一个缩影。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发展是第一要务。
群众身边的腐败,吞噬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瞿海在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就着重强调,益阳正面临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双重压力。2017年,要把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快建设富饶益阳、创新益阳、开放益阳、绿色益阳、幸福益阳,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成就,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问题就是导向决策来自决心
科学的认识源于实践。
群众身边的腐败和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到底有哪些?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这一连串问题摆在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面前。
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与代表、委员深入座谈交流,字字紧扣发展,句句关乎民生。
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园区、企业调研、座谈,听取各方面意见呼声,认真分析梳理群众诉求,问题清单逐渐清晰。
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对上级工作部署不认真执行或以本部门、本单位利益为借口,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遇到群众投诉、信访、舆情等重要事项或繁重工作,不敢动真碰硬、遇事和稀泥……
庸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推、拖、卡、拿”等“中梗阻”式腐败问题,是影响益阳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必须坚决整治。这是人民群众的心声,更是市委市政府的坚定决心。“严厉惩处乱作为,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打通‘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提高政府执行力,打造廉洁政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值恒的讲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2月10日,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下发了《益阳市整治不作为乱作为“九个一律”问责暂行规定》的通知,针对全市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从贯彻上级工作部署、服务群众、履行工作职责等方面明确了9种不作为乱作为情形,建立负面清单,对不作为乱作为从严问责,及时予以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纪律处分。
同时,市纪委配合出台了《关于开展“中梗阻”式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从“推、拖、卡、拿”等其他影响政令畅通、损害群众利益、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方面的“中梗阻”行为,详细列出了对服务对象和办事群众服务不主动、不热情,语言生硬、态度恶劣、推诿扯皮;办事流程不规范,无理由多设附加条件,或用兜底性条款变相增加审批服务条件等14条重点治理的内容。
通过自查整改、畅通信访举报渠道、组织专项调查测评、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严格执纪问责、整章建制等措施,加大对专项治理工作的推进力度。
重拳出击铁腕惩治
“对发现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和“中梗阻”式腐败问题保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永军态度坚决。
前不久,市纪委收到群众举报,桃江县夜景亮化工程中多名干部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违纪问题。很快,查清桃江县住建局作为桃江县夜景亮化第一期工程的业主方,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拖沓,导致工程延期。且在夜景亮化工程灯具器材采购询价过程中,违规接受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和旅游。最终,6人被立案查处,群众拍手称快。“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中,党员干部“推、拖、卡、拿”等问题比较常见,这些问题削减了群众的获得感。”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对症下药,正风肃纪,让人民群众真正共享优化服务环境带来的“红利”。
——安化县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土地执法股副股长刘某收到立案执法呈请后未及时审查立案执法,办事拖拉,工作失职,被安化县国土资源局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赫山区龙光桥街道进港村艾春辉,在担任村干部和支书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群众钱物,纵容违搭违建被立案调查。因其还涉嫌其他违法犯罪问题,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大通湖区农林水务局畜牧水产股副股长王海华向服务对象索要财物被拒,在审批手续完备的情况下,压着不办,被大通湖区纪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其他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沅江市人民检察院邬某、曹某向服务对象摊派吃喝费用,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资阳公安分局蒋某酒后出警,且处事不冷静,粗暴执法、动手打人,被资阳公安分局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一桩桩、一件件典型案例的相继通报曝光,一场较真碰硬、溯本清源、治庸提能的“攻坚战”在全市各地各部门打响。
一季度,全市共发现“中梗阻”式腐败问题线索51个,受理信访举报21起,立案10起,处理18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6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
“敢于亮剑,这对那些违纪违规的党员干部是一种警醒,对广大党员干部是一种警示”“为纪委点赞!就该这样动真格”“敢说真话,直话,这样益阳才会有发展,才会有希望”……网上网下,网友纷纷发表评论,很多党员干部感叹新风在形成、习惯在养成。
众志成城信心满怀
4月1日,“汇智聚力·建设益阳”恳谈会举行,现场签约项目40个,为我市引资158.6亿元。这是益阳全市上下转作风提效率取得的重要成果。“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让企业家在益阳放心投资、放手创业、放胆发展,进一步‘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瞿海在恳谈会上的讲话更是鼓舞人心。
发展环境表面上看是政务环境、投资环境,根本上讲是人文环境,是一个地方干部作风状态的直接反映。
市国土资源局以利剑出鞘之势,快查快处了工作人员在查处村民建房过程中的“不作为”和审批村民建房过程中的“乱作为”2起“中梗阻”案件,有效地整肃了纪律,教育了职员,营造了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国土执法环境。
赫山区将优化发展经济环境与“中梗阻”式腐败问题专项治理融合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将责任进行分解,在专项治理中增加了“涉企收费大排查,全面清理面向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前置审批性质的中介组织收费、各种行政性基金收缴”等工作内容。
资阳区印制“中梗阻”专项治理宣传资料5000份,向企业和服务对象发放,让企业相关人员和办事群众人人知晓、个个参与。
市食药监局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对食品药品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防范“中梗阻”式腐败问题的发生。
市工商局出台行政执法、窗口服务风险点及配套防范措施,有效化解执法权、审批权运行过程中不廉洁和失职渎职问题。
如今,在益阳,服务发展、关注民生、主动作为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部分企业反映用气高峰时段不能保证企业生产用气,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你公司怎么解决?”“首先我表态今年这样的问题绝对不会再出现,我公司将寻求上游供气多样化,今年投资300余万元铺设管道对接新的上游供气气源工程正在实施,新气源可确保65万方的保气需求,保证不再出现气荒问题。”
在市中燃公司会议室,市住建局纪检组负责人组织相关科室到该公司就如何治理“中梗阻”,优化发展环境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
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感触最深的还是企业家们。“现在找职能部门办事,都会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经常与我们企业沟通联系,让我们对发展更有信心。”益阳市旭荣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说。“感觉益阳为企业发展创造的环境越来越好,这也坚定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桃江万基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来益多年,他表示,对加快发展有坚定信心。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时下,人民群众对发展环境和干部作风转变给予好评,既是肯定和支持,更是鞭策和激励。
“消除‘中梗阻’顽症不可能一蹴而就,整治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一定要做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为建设‘五个益阳’提供坚强的作风和纪律保障。”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在专项治理一季度工作总结会上强调。
来源:益阳日报
作者:文小凤
编辑:王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