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益阳在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

999.jpg

培训班现场。

11月26日,在省厅于湖南师范大学举办的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培训班上,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能灿以《铁塔为眼明察秋毫 云耕作脑智守良田》为题作经验交流,分享益阳如何依托铁塔视频,创新打造“小益小阳云耕保”平台的探索与实践,为全省自然资源智慧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为全省汛旱并防机制改革试点市州,益阳市立足地域特色,以改革为牵引、以数字为驱动,系统推进耕地保护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形成了“铁塔为眼、云耕作脑、数据赋能、全域治理”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以“改革思维”求变,绘就“云耕智保”新蓝图

深刻把握政策要求与地区实际,以改革思维系统谋划耕保工作。一是作为政策方针的责任之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扛牢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机制重大政治责任。二是作为地区发展的现实之需。面对洞庭湖区复杂水情与耕地分散特点,化压力为动力,通过科技赋能破解保护难题。三是作为“小益小阳”的延伸之举。将本土服务品牌延伸至重点改革领域,通过“云耕保”平台系统性解决传统监管中存在的效率不高、视野不广、协同不畅等问题。

以“数字赋能”智变,托举“智慧治理”新高度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高效、精准的智慧治理体系。一是强化系统集成。依托省级“铁塔哨兵”系统,融合空天地多源数据,构建“一张图”全周期监管体系,实现“全域感知、一图统揽”。二是聚焦功能优化。开发线上审批模块,推动项目全程“云端”管理、一网通办,自动关联关键数据,实现风险提前规避。三是提升监管精度。构建覆盖耕地平衡与农田补划的全流程智慧管理体系,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自动甄别动态变化,实现“风险早发现、布局早优化、保护早落实”的闭环管理。

以“益阳经验”应变,贡献“改革探索”新样本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运行,“小益小阳云耕保”已初显成效,形成一批可推广的实践成果。一是织密“数字神经网”。成功将试点地块精准“上图入库”,完成大量地块矢量落图与线上巡查,为精细化监管奠定坚实数据根基。二是打造“智慧服务台”。建立健全平台运维、安全、响应等制度,常态化推动数据协同与业务培训,确保平台“能用、会用、好用”。三是树立“数字标杆田”。赫山区兰溪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凭借“空天地”监测与全要素治理,绘就现代田园画卷,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下一步,益阳市将继续保持改革锐气,不断优化、丰富“小益小阳云耕保”平台功能,拓展应用场景,推动“益阳实践”迈向“区域样板”,为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智慧治理工作贡献更多“益阳方案”。

来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编辑:岳敬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