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图|绿色兰溪:农村秸秆的“一生”

图片14.jpg

机械在稻田实施打捆作业。

红网时刻益阳11月10日讯(见习记者 孙欣玮 记者 刘慧婷 融媒体中心记者 皮尉人 通讯员 蔡婷 )11月10日,赫山区兰溪镇苏家湖村金色的稻田里农机轰鸣。田间地头,稻谷从收割、脱粒到归仓,无缝衔接。农机和农技水平的提升让收粮变得更加简单,也让当地农人腾出更多精力改写秸秆的“一生”。

“农民的思维只注意在种地卖粮,对于秸秆的处理一直没有好办法。每到丰收,留在地里的秸秆不仅影响种粮,而且还要防止被群众焚烧。”驻村选调生卢洞德说道。早期,农村秸秆处理多是“就地焚决”,对大气环境破坏极大,在禁烧秸秆的政策下,秸秆的“新生”才是实现农村资源利用循环化的有效方法。

图片15.jpg

机械在稻田实施打捆作业。

走进种粮大户俞聪的1000多亩田地里,放眼望去,一台台打捆机张开大嘴,一簇簇秸秆瞬间被吸走,“吐”出的秸秆“大圆球”被暂堆在一旁,一地的秸秆就这样变成了“珍宝”。

图片16.jpg

打捆后的秸秆。

负责帮助俞聪收秸秆的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型现代生态农业示范企业,该企业有秸秆收储中心1.5万立方米、秸秆打捆机及饲料化利用机械设备20余台。在丰收期,因为收购秸秆的客户电话不断打来,薛永强这几天调配农机、收售秸秆,忙得不亦乐乎。“四亩地能出一吨秸秆,一吨能够销售130元左右。”他告诉记者,“今年江南公司预期收储干稻草和湿稻草1万吨左右,总收将达500万元左右。”

图片17.jpg

打捆成功后的秸秆,将由运输车分批次运往兰溪镇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回收利用。

从颗粒归仓到秸秆“新生”的背后,是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长。

曾凡是兰溪镇养牛合作社里的老板,每年的牛饲料是个大问题。现在,他成了薛永强的客户。“这几天,我们通过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收存了秸秆700多吨,今年400多头牛不用愁饭了。”曾凡说,“用秸秆养牛十分划算,比起以前现在每头牛的饲养费可省300元左右。”

图片18.jpg

秸秆收储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装卸秸秆。

曾凡的养牛户合作社一年省了近12万元饲料,种植户俞聪一年多挣了1万多元,江南生态公司也增收了十几万元,秸秆“新生”串联起的一条产业链,不仅让三方都乐开了花,还实现了农业由单向式资源利用走向循环梯级的利用,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生产清洁化、农作废弃物资源化,形成了生态保护与农村发展的“双赢”局面。

图片19.jpg

位于兰溪镇江南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秸秆收储中心。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孙欣玮 刘慧婷 皮尉人 蔡婷 卢洞德

编辑:岳敬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