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赫山: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共筑美好乡村梦

IMG_7582 大.jpeg

被整齐划分的农田。

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孙欣玮 记者 刘慧婷 通讯员 李微 张鹏程 益阳报道

农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高标准农田建设以能够提高耕地的质量及农业的装备水平为目标,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对于现有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土地的产出效率,从而扩大农民的利益,美化农村形象,让农户更具“底气”,让良田更有“韧性”。

粮产大户的发展“底气”

农田是绿的,然而又绿得不一样,墨绿、油绿、嫩绿被整齐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何宜春的年度发展“信心指数”,就在块块绿田中不断攀升。

“今年我们不但会增产,还会增收。”何宜春说道。站在公路边上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那片整齐划一的田畴,这正是何宜春的底气所在。生于1966年的何宜春是笔架山谭家桥村人,目前正精心打理着自己承包的1100多亩地。

2013年,他走进田间地头,开始种植稻谷,因种植面积小,收益不高,且农田布局复杂不易管理,为了将“事业”走下去,继而产生了承包的想法。在通过挨家挨户的走访协商,2016年,何宜春此时的农田种植面积达到了1100多亩,随着投入面积的增加,收益也眼看着逐步提高。“那年粮食经营收入达到100多万元,其中毛利润率在20%左右。”他掐着手指告诉记者。

IMG_7581.jpeg

一望无际的油菜长势良好生机盎然。

谭家桥村地处半丘陵山区,位于撇洪新河走廊南岸,地势也有些起伏不平,很怕涝灾。2016年11月,村里遭遇暴雨侵袭,整个农田一片汪洋,农作物“无一幸免”,看到被雨水侵袭的农田,何宜春心情十分沮丧,无法接受现实。

洪涝过后,重振旗鼓的何宜春对自己的农田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发现只有让农田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涝性,才能在面对洪涝时不至于“全军覆没”。2017年,赫山区农村农业局初步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作,何宜春也搭上了改造的“初车”。被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旱能灌涝能排,何宜春再无后顾之忧,他渴望已久的全面积机械化操作美梦也终成。

“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场景。”何宜春告诉记者,以前自己赤膊上阵或者请人耕种,人均每天只能耕种2亩地,大型农机施展拳脚后,一天可以犁田30亩,两者耕种效率相差15倍。刀耕火种赤脚空拳的旧光景下不仅请人难,开销也大,人工年费用将近40万左右,标准的“打工皇帝”模式。然而,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同一片粮田,何宜春粗略估计,种粮综合成本将一举下降40%以上。“那省到就是赚到啊。”何宜春笑着说道。

粮田对于粮农来说,就是命根子。记者从村中了解到,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开展之前,村子里那些地处偏僻的粮田,碎片化且又贫瘠,灌溉难度大,施肥比例不好把控,碎田长期被撂荒,不仅难管理还浪费了土地资源。“之后我们会加强建设,这些田今后也能陆陆续续利用起来,恢复耕种。”赫山区农村农业相关负责人说道。今年,赫山区农村农业部门将加大力度、扩大建设规模,实现“小田改大田”,将零散化、交错化土地充分利用起来,确保亩亩田地都能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IMG_7583.jpeg

工作人员正在精心料理种植的蔬菜。

菜园子的“坚挺新生”

在衡龙桥镇湘江西村银桥有机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000亩蔬菜产业基地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该公司的法人代表杨利明,正精心料理着自己的大棚蔬菜。杨利明于2011年开始从事蔬菜种植经营,该基地春夏主种辣椒、茄子、丝瓜等10余个品种的蔬菜,秋冬主种油菜苔、白菜苔等。然而,就是这样“完美”的合作社基地,曾经也有一段怕“涝”的日子。

“那年我的基地损失惨重,我差点就打退堂鼓了。”杨利明表示,合作社的地势平坦,所以特别怕涝,一旦水漫金山,损失就是分分钟的事情。2016年11月份,暴雨侵袭了基地,农田接连被水淹了数次,养在田里的蔬菜一眨眼的工夫全部“泡汤”了,直接经济损失就有300多万元,可谓是血本无归。

2018年,在政府的引导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到了杨利明的合作社,这让杨利明看到了“曙光”。挖沟渠、设提水井……一系列的建设让菜园具备了一定的抗旱抗涝性,不仅如此,蔬菜种植更加节水,化肥、农药、人工方面的费用变得更低了。今年8月至10月,益阳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但对杨利明来说,高标准农田项目所整修的设施就像一个个“蓄水池”,保住了菜田灌溉“生命线”。全靠这高标准农田,我种的蔬菜才得以‘活下来’。”杨利明说道。

在蔬菜大棚一旁的“稻鱼共作”区,水稻田里放养了9000多公斤稻花鱼,杨利明算了算,目前稻花鱼批发价在10元(单位每500克)上下,零售价可达20元左右,“钱景”可观,仅稻花鱼这一项就能为他增收18万元以上。现今,他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一到汛期就发慌,一见干旱就发愁了。

IMG_7587.jpeg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

放眼赫山大地,高标准农田之“高”正在赫山区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显现。近年来,赫山区农村农业局抢抓发展机遇,以保障粮食安全、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为粮食的持续增产带来了“加速度”,也为种粮大户的信心注入了“底气”。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孙欣玮 刘 慧婷 李微

编辑:岳敬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