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一轮强降雨天气影响,益阳市安化、桃江等地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农业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本轮强降雨令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9.6万亩,成灾面积13.6万亩,绝收面积1.09万亩。为将损失降到最低,连日来,受灾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在乡镇、村干部和农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全力恢复粮食生产。
在此轮强降雨受灾最严重的安化县马路镇湖南坡村,记者看到,受洪水的强力冲击,田里的玉米、水稻大面积倒伏。种植户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有序清理淤泥和对倒伏的早稻田进行重新插秧播种。在现场指导的安化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周应来介绍,本轮强降雨安化县农作物成灾面积达6.5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万多亩。
为全力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安化县迅速成立了10个灾后技术服务指导小组,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受灾乡镇,在田间地头一线指导农户开展田间排涝、抢收抢种、补种改种,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目前已恢复中稻生产3000多亩,重新种植大豆、玉米2000多亩,新植旱稻1000多亩,各粮食作物加起来已恢复灾前种植面积的80%。
桃江县三堂街镇花桥坪村的950亩稻田有700多亩过水,绝收的超过400亩,是全镇受灾最为严重的村之一。6月7日上午,镇救灾指导小组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冒着高温酷暑在被毁的农田里清理垃圾,旋耕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在另一侧水毁的稻田里,两台插秧机忙着插秧。“为了确保今年全镇粮食生产损失减到最低,我们成立了16支救灾指导小组,紧急动用20多台套机械设备开展抢险救灾。目前,全镇所有通村公路、电力抢修已基本完成,受损农田正在有序恢复。”三堂街镇党委书记戴佳说。
据悉,桃江县农业农村部门正紧急采购救灾补损水稻种子100万元,根据受灾程度,免费发放到乡镇,再由乡镇分发给急需补种的受灾农户。
来源:益阳日报
编辑:岳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