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珍视的记忆——致鄢辉
作者│喻子涵
诵读者│王嘉
我别无选择,从黄泉口的隔离带前返身走回。
只能寻找一份简历。可是那么简单,那么多文字随风飘散,变成荒原。
我本来想善待各种人,尽量做得完美。
从此,我一直在历史的边缘行走,一条长长的地平线, 脚下的齿轮尖锐,一瓣冰凉,一瓣赤热。
我一度走失又返回,这不是幸运而是失败。
打开破败的行囊,若干岁月的残片,惨不忍睹。
拼贴东南西北,不足以证明一枚树叶的一生。
秋冬不识春夏,春夏不认秋冬。
蓝天更蓝,高山更高。这是我唯独一次仰望时的胜景。
飞驰宇宙的心灵,抛弃胆怯与狭小,俯察那些早已回归的脚印,天地是那么默契和美好。
珍藏一份情感即够满足,绝对的,无言即是九鼎。
但我仍在想,这是最后的赤诚?
我把失散的意志团拢在心脏,让力量回到拳头,让跋涉回到脚掌,让正义回到勋章。
最后我又走到那条黄色隔离带前,呈上一个彩色花篮, 等待有人来接应。
人们或许不知道,那个花篮里盛装的全是我的秘密,一直没有公开过。
鄢 辉(1900—1985 )
又名袁炎飞,沅江市花塘岭潘家村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著名将领。
1927年9月,鄢辉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毛泽东部上井冈山。朱毛会师后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三营八连连长。 后任永新县赤卫大队大队长,坚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他是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军官教导队仅有的两名专职教官之一。1928年2月28日, 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后部队整编,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改称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张子清为团长,鄢辉任团部参谋。年底,茶陵、永新、宁冈、莲花四个县的赤卫军合编为赤卫总队后,鄢辉任总队长。1929年春,井冈山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湘东特委决定把赤卫总队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罗霄山游击总队,叶斐(即鄢辉)任司令员。 1931年春,鄢辉调任红九师八团团长,数月后任师参谋长。 同年冬,他率八团参加攻打平江县城的战斗,伤口复发后
不得不去长沙治疗。1932年春,鄢辉离开红军到长沙,由于所带的钱不够,最终放弃治疗回到家乡,直到1949年湖南解放。
1963年,鄢辉从长沙县邮电系统退休。1977年,总政治部发文恢复鄢辉老红军、共产党员和原任职务待遇。 1985年,鄢辉病逝于长沙。
(喻子涵:土家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民族大学教授)
来源:益阳市政协
编辑:岳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