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文彬,不仅仅是个名字——致喻文彬
作者│刘川
诵读者│迟晓临
在东北,看湖南益阳这个人名。
在我44岁,看这个30岁便进入不朽的人名。
在物化大潮里,看这个把肉身全部转化为精神的人名。
我唯有以手指,去擦亮这三个字。
他是一个教员,却在血与火的课堂教育学生。
他是一个演讲者,却咬紧牙关保守一个组织的伟大机密。
他是一个战士,却在战斗之余柔情款款亲吻一朵朵雏菊一个个孩子的笑脸。
他是一个地下党,却把“地上“的阳光运往黑夜。
我唯有以额头去碰触这三个汉字,它们不仅仅组合成一个名字。
它们还是泥土、阳光、血液、生命、勇气、信仰……
它们照耀着湖南益阳,和更广大的世界。
喻文彬(1902—1932)
又名喻文兵,南县南洲镇人,1924年毕业于长沙妙高峰中学。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前后,喻文彬正在南县城区国民小学任教。7月,他和段德昌、曾习孔等进步青年,发起组建“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并担任该会演讲股主任,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成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南县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曾被县“清乡”委员会拘捕。
1929年8月,喻文彬偕妻何玉麟等赴洪湖参加段德昌领导的鄂西游击总队,并协助段德昌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后任红六军参谋长。1930年6月至10月,他随段德昌等率部先后攻克南县、华容,并在两县建立红色政权,镇压土豪劣绅,发展工农武装,同年底返回洪湖。在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执行者的斗争中,喻文彬拥护贺龙、段德昌的正确主张。同时,参与指挥了龙王集、新沟嘴等战役。
1932年秋,他被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执行者诬为“改组派”而被枪杀于瞿家湾(今属湖北省洪湖市)。
(刘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潮》杂志主编)
来源:益阳市政协
编辑:岳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