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辉:沈湘云这个名字——致沈湘云|百位政协人诵读百首诗歌讴歌百位共产党员

重读《铁窗笔记》——致李服波

作者│语伞

诵读者│金辉

那时,祖国是一张布满荆棘的大网。

那时,道路泥泞,晴天也要在黑暗中摸索。

那时,白日低矮,夜晚粗糙。

那时,苦闷,是女人的首饰盒。

那时的中国益阳南县,沈湘云——一个水做的名字,用钢铁般坚硬的力,公然打翻了谁也不敢碰的首饰盒。她替所有的同胞姐妹扔掉了几千年生锈的恶习和顽疾,成为引领女性飞升的一道光。

放足。剪短发。呐喊。抗争。追求自由与平等。沈湘云,用她名字里砍不断的水的坚韧,手托星火,在水深火热的革命征途中,找到了黎明的眼睛,经住了敌人、时间、灵魂和良知的重重拷问。

现在,沈湘云这个名字,像一阵风,吹开历史的册页,又将时光之手轻轻地覆盖在封面上。现在,她看到——

祖国是一所温暖的房子。

白日头顶钥匙的花冠,夜晚是流动的随时可以打开的门。

沈湘云(1909—1930)

女,又名香芸,1909年3月生于南洲厅(今南县)华阁镇联华村。

1925年春,沈湘云考入南县女子职业学校,因受进步师生的影响,投入“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组织的爱国反帝运动。不久,经共产党员周畏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8月,她与李醉仙结婚。时值北伐军攻克南县,全县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婚后第二天,她就与李醉仙一道深入农村,宣传北伐胜利的大好形势,广泛发动群众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月,中共南县县委为培养农民运动骨干,派李醉仙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是年冬,沈湘云被选为共青团南(县)华(容)地方委员会妇女书记。她带头放足、剪发,动员女校同学冲破封建樊篱,投入大革命洪流。当时,女校校长、国民党南县党部妇女部长杨蕴晖反对女校学生的革命行动,常以整顿校风为名,束缚惩戒学生。沈湘云便发动全校学生开展“驱杨”活动,罢课游行,强烈要求县党部和县政府撤销杨蕴晖妇女部长和女校校长职务,后杨蕴晖在全校师生压力下被迫辞职。

“驱杨”胜利后,沈湘云更加受到群众拥戴,1927年春,沈湘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南县女界联合会会长。在她的带领下,全县各区、乡相继成立了女界联合会,妇女运动蓬勃开展。“马日事变”后,沈湘云被迫出走湖北石首县。次年8月回家时被捕。狱中,她屡遭拷问,坚贞不屈,被县府判刑3年,后经亲友竭力营救,减刑为10个月。

1929年6月出狱后,她决计去丈夫李醉仙从事地下工作的杭州投身革命。她几经辗转到达杭州后,不料李醉仙已为革命捐躯,悲痛之余,迫切要求当地党组织将她留杭工作,继承丈夫的遗志。

1930年7月,沈湘云因父病危,回乡探视,不久父亲去世。在此期间,她与中共南县地方组织取得联系,并参与活动。不料事泄,于8月31日深夜被当地的“铲共义勇队”拘捕,当晚即遭严刑拷问。她慷慨陈词:“我是共产党员,别的我什么也不知道!”“铲共义勇队”队长刘少尧气急败坏,遂起杀机。8月14日清晨,沈湘云在中湖子口大堤英勇就义。

(语伞:本名巫春玉,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益阳市政协

编辑:岳敬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