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胡戴蓉:火种——致刘光|百位政协人诵读百首诗歌讴歌百位共产党员

火种——致刘光

作者│李皓

诵读者│胡戴蓉

我无法不称你为火种

当你在浓雾里艰难行走

从一个“据点”到另一个“据点”

直至第四十八个“据点”

你终于成了进步青年们的

主心骨

十五岁,你就到苏联取“火”

六年后,你带回了真理的火种

你用它做灯,为迷茫的青年人指路

你用它做炉,给寒风中的年轻人取暖

这楚楚动人的星星之火

在皖南,在雾都,在心的深处

燎原成铺天盖地的

斗争经验,革命意志,和

共产主义信仰

其实,你本身就是一个

自带光芒的人

你是热情的,你是豁达的,你是燃烧的

我不知道,该叫你副部长

还是主编、教员,甚至是战友?

其实不管称呼什么

在大后方,你都能让革命青年

触摸到党组织的

怦怦心跳

可是你走得太匆匆

许是重庆的山路很滑

坑坑洼洼

许是长江水下暗流涌动

给疾病留下了漩涡般的陷阱

当你生命的烛光轰然熄灭

国际青年运动的火种

已经在祖国的大地上

流光溢彩

你带着朱老总的嘱托走了

却把革命的火种满含深情地留下

有了这些火种

我们一生都不会迷路

刘光(1917—1946)

原名刘普济,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人。刘光的父亲刘运鸿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父亲的影响下,刘光很小就开始参加儿童团和少先队的工作。

1932年6月,15岁的刘光被派往苏联学习。1938年初回国,到延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赴西安任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常委兼宣传部副部长,主编《青年成线》。

1940年5月,刘光前往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书记,1941年“皖南事变”后,南方局各委员会改为组,他担任青年组组长并主编《新华日报》的《青年生活》专栏。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刘光创造性地在重庆地区建立“据点”,并通过这些“据点”,巧妙地开展党的工作,积蓄革命力量。到1945年,青年组在重庆地区建立“据点”48 个,核心骨干近一千人。围绕“据点”,刘光还在学校和青年工人中建立了许多中共领导下的秘密外围组织,靠这 些“据点”把进步青年组织起来,开展抗日和反对国民党的斗争。

由于工作繁重,刘光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胃溃疡症,于1946年7月16日病逝。

(李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海燕》主编)

来源:益阳市政协

编辑:岳敬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