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白沙溪茶厂人物志③ | 刘梅生肖均云夫妇:老茶厂里的如梦人生

编者按:1939年——2019年,80年间,一批又一批的茶人在白沙溪付出光阴,耕耘,并收获。红网、时刻新闻此次报道的7位白沙溪茶人,或兢兢业业于一线车间,或传承创新在制茶工艺,或挽狂澜于既倒,让白沙溪革故鼎新。他们在不同的年代里闪光,湖南白沙溪茶厂的辉煌,也离不开所有勤劳并锐意进取的白沙溪人。

?????.marked.jpg

刘梅生夫妇。

红网时刻实习记者 王新凤 记者 刘慧婷 通讯员 黄龙兵 益阳报道

个人的命运比起时局的动荡,着实微不足道,然而时局却可以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肖均云出生在安化县小淹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在那个贫瘠的年代,读书自然是件奢侈的事,许多人只念了小学毕业就得出去务工。

1959年,年仅16岁的肖均云进入白沙溪茶厂,开始了她事茶一生的茶人生涯。与她一同进去的,还有许多跟她一般大小的孩子。

“那时候没有什么年纪小不年纪小的,只要吃得消,就可以去厂里做事”回首六十年前,老人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自己一个月能拿到六块五毛钱工资,尽管不是特别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

六十年代,厂内的生活就像一个大家庭,幼儿园、图书馆、医院、电影院、子弟学校,一应俱全,厂里的孩子毕业以后,也大多会子承父业留在本厂上班。

肖均云在包装车间干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到原料库,后又待过一段时间幼儿园。

彼时,白沙溪茶厂风光无限,已经创造了我国紧压茶史上的数个第一,即第一片黑砖茶,第一片茯砖茶(湖南),第一片花砖茶。

“那个年代很多人想进入白沙溪工作,因为进入国企就是保障和不愁。”肖均云说,当时哥哥在白沙溪茶厂任组织委员,每月能有60元收入,不仅要养活自己的子女,还要帮衬弟弟妹妹。

“那几年厂里的效益特别好,需要大量劳动力,人多的时候加上临时工,厂里每天有四五百人在做事”肖均云的话里对过去的盛景不无怀念。

尽管当时正处于一个相对辉煌的时期,但由于机械化程度低,许多生产流程全部要靠手工完成,因此,处于生产一线的工人们其实非常辛苦。

在老人断断续续的回忆中,我的眼前恍惚浮现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白沙溪茶厂的工人们热火朝天地辛勤工作的场景,他们为同一个信念而努力,那就是,将每一块砖茶做到极致。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67年,为了减轻妻子负担,原先是数学老师的刘梅生也进入白沙溪的烘包车间,搞运输方面的工作。

那时候不流行上班打卡,但在刘梅生的描述中,他们也有一套规范的作息,到点就打铃,类似于现在学生的作息。“我们那时候晚上还有两个小时的政治学习时间,用来讨论生产情况”,刘梅生口中的政治学习,其实和现在的“总结大会”差不多的性质。

1993年,肖均云从白沙溪茶厂退休,第二年,刘梅生也退休了。

如今,两人的儿子刘洪子承父业,在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广东区销售经理一职,小小一片茶叶延续两代情愫,用刘洪的话来说:“当初选择这个行业也是受到父母的启发,传承和担当是对他们最好的感恩”。

“像做梦似的,一晃呀,一辈子就过去了,我们大半辈子都在白沙溪茶厂度过的”,刘梅生的话里有着无限的感慨,在这两位古稀老人心中,在茶厂工作或许早已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种融入生命的感情。

六七十年代,像刘梅生夫妇这样以厂为家的职工不在少数,他们会在老厂房里一起讨论、研究、操作机械设备,也会在休息间隙围在一起唠唠家长里短。这个厂承载了多少人大半辈子的光阴,多少人从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了白发丛生的花甲老人。

“当然希望它越来越好咯!”尽管已经退休了,但刘梅生和肖均云依然认为自己还是“白沙溪人”,内心依旧有那份对老茶厂的眷念。

“如果说我们在白沙溪茶厂发展的浪潮中做出了一点小小的贡献,那也是时代和茶厂赋予我们的,我们只是众多勤恳做事的职工中的一员”,这是老一辈白沙溪人的血性:艰苦朴素,敢打敢拼,昂扬向上。他们见证了白沙溪茶厂的“迭代升级”,也经历了绝境中谋发展,市场经济冲击下强势崛起的坎坷。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新凤

编辑:王新凤

本文为益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yiyang.rednet.cn/content/2019/08/18/581913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益阳高新
  • 益阳市场监管
  • 要闻
  • 益阳新闻
  • 红直播
  • 市直
  • 园区
  • 新闻H5
  • 视听
  • 公示公告
  • 专题
  • 图片
  • 益阳教育
  • 医卫
  • 重要新闻
  • 益阳综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益阳站首页